第四十九章 文学的力量
“音乐迷杨科”是前世波兰作家显克维奇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展示了一个贫穷孩子的人生追寻,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人道主义的关怀。 显克维奇是叶离十分喜爱的作家,这位作家不仅是波兰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典范作家,甚至还在1905年的时候以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打败了俄罗斯的国民灵魂托尔斯泰,荣获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而瑞典评委会甚至认为,他的小说开拓了文学史上的显克维奇时代。 而这篇音乐迷杨科,如果叶离没记错的话,自己的小学课本里就有这么一篇文章的缩写版。 叶离把故事夹杂在自己的叙述里,慢慢写了出来。 他写到杨科出生后,奄奄一息,时好时坏地活到了十岁。而母亲虽然很爱她的孩子,可是经常打他。 杨科喜欢听音乐,时常拿着篮子去采野果子,结果什么也没有做就只知道听林间的声音,回来后被她母亲用木勺敲打得哭喊起来。 写到这里,叶离笔尖顿了一下,目光向窗外看去。 一阵寒风从窗户外进来,打在叶离的胳膊上,春寒料峭,叶离的手抖了几下。 窗外还有一衅叶飞舞着,不知向何方,失落着,而空荡荡的枝桠上,什么也没有。 叶离想起了前世里,自己无数次的努力,可是却没有得到成功,甚至亲人也不认同他,觉得他成不了大器。 甚至这一世里,自己的成长也遭受了这样的挫折,自己曾以为能帮父亲出头,可是对方却要让他的小说夭折! 叶离内心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 他继续写了下去。 他写到杨科去了一个地主家工作,而有空的时候,他用薄木板和马尾做了一把小提琴,只能发出轻得像苍蝇和蚊子一般的声音。 而在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他差点饿死了,因为他常常只能靠吃生胡萝卜和占有一把小提琴的愿望来过活…… 写到这里,叶离抬头。 黎逐月已经不在,不知去了哪里。 而雪婷担心的目光越发浓了。 周围有一些窃窃私语的声音:“没想到他能在报纸上出专栏!” “不过要临时写出文章来,只怕很难吧我看他在报纸上的文章,要用到大量的资料,还可以慢慢写,这临场作文的话,只怕会大失水准吧” 叶离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容来。 显克微奇的小说是以接近历史的笔法写的,在没有任何外在前提下释放了孩子对音乐的独特的敏感。 不管哪怕条件再艰苦,家庭生活再贫瘠,小杨科也能孕育出自己的独特的人生理想,而这,不正是像他自己一样吗 怪不得今天自己就觉得有些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里带着一丝怜惜,带着一丝质疑,正如杨科被人质疑一样。原来自己的小说被封了! 但哪怕世人再质疑,自己还是一样要成长! 叶离的手更快了,下面的文章经过他的浓缩和凝练,更是写出了他内心的呐喊。 他写到庄园的仆人有一把小提琴,写到杨科经常匍匐在牛蒡中,以便很好地看看小提琴。 有一天晚上的时候,饭厅里没有人,而杨科内心的渴望到了极限。 然后杨科一步步走近小提琴,因为他听见牛蒡在轻轻地说:“去吧,杨科!饭厅里没有人。快去吧,杨科!” 而后,杨科不小心把琴弦碰响了后,就被当作小偷给抓住了,并被凄惨地打了一顿。 写到孩子被打一下时,“mama!mama”地叫了起来,可是却越来越低,直至再也发不出声音来时,叶离感觉到心几乎在炸开。 孩子那种渴望的矛盾的心理,是如此地逼真,让他如此无法呼吸。 而正是他被世俗所压制着的,被文化审核处压制着,无法呼吸的感觉。 自己拼命挣扎着,可是无情的鞭打还在击在身上。 不甘吗 叶离注意到黎逐月此刻带着一个老师到了附近,彼此争论着,又偶尔把目光瞧向他,那个老师还一直在看手上的表。 这小诺贝尔文学奖,是已经规定好的时间,而那些评审似乎便在此刻,已经到了那文学社里,开始翻阅着文章。 这些作家已经功成名就了,可是他们依旧还在为这份小诺贝尔文学奖尽一份心力,所以哪怕他们,也无法给别人以特权。
时间只怕已经不多了吧 只是,那又怎么样 我要写出这样的故事,来引起别人的共鸣,引起别人的呐喊。 文化审核处呼吁,不能为了吸引人眼球,而写出偏离主文化旋律的作品来,那是对中国古典作品的蔑视。 那么,何谓文化主旋律就是固守陈规的古典文风吗 真正的文学,从来是与时俱进,与社会共同进步的。只要能引起别人内心思想的呐喊,这就是文学,只要写出真正有情感的作品,那就是文学,为什么要限制其风格,限制其方式 难道现在和古代的文化禁锢、古代的如出一辙吗 所以叶离选择了这一篇文章,选择了这西方化的文笔,他想用这一篇文章证明他并没有错。 叶离目光仿佛看到了远处,那些文化审核部的人,狰狞地露出笑容,一刀刀地把自己的文章切割成碎片! “我要让他们知道,我的文学力量,和这个杨科的力量一样,哪怕被磨杀了,也不会屈服的!” 这一刻,时间越来越快,越来越接近下课的铃声。 远处似乎有着雪婷的担心,有着冷美人的担心,有着黎逐月正不断和那老师争辩的样子。 叶离感觉到力量开始涌了起来,自己的手速更快,然后他写下了文章里最让人动容的部分。 他写下了杨科哪怕垂死时,也在问mama,说上帝会不会给他一把小提琴。 他写到当杨科死后,母亲结实的胸中迸发着的郁积的悲痛,她伏在箱子上像发了疯似的嚎啕大哭的场景。 他写到地主夫妇回来还称赞他们国家是一个艺术家荟萃的民族,只要有才能的人就能得到保护和发现的幸运。 然后他写上了最后一句:“白杨树在杨科的坟上簌簌地响着……” 写到这里的时候,叶离写上了“全文完”,然后他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稿子,忽然有些感动。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