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杨一清,杨一清!
<\/b>四个月后,宁夏果然发生了叛乱,还是藩王叛乱! 史书载:正德五年春,宁夏游击将军仇钺、副总兵杨英率兵出御鞑靼。指挥使周昂、佥事何锦为安化王策划,于四月五日设宴诱杀总兵姜汉、镇监李增起事。 安化王又遣丁广袭杀安惟学、周东度于官署。宁夏地方大乱。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动! 正德帝于奉殿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 在大明,藩王叛乱是一件极其敏感之事。太宗的奉靖难白了就是实打实的藩王叛乱! 此次御前军事会议,正德帝不仅召见了六部九卿、武功勋贵,还破例召见了常风这个东厂千户。 正德帝怒气冲冲的拍了龙案:“欺啦!朕的不光是安化王,还有三厂一卫!” “三厂一卫每年花朝廷那么多银子。到头来呢?安化王叛乱,提前没有得知一点消息!这是什么?这是渎职!” “都食君之禄,忧君之忧。厂卫乃是皇帝耳目,这一回却成了聋子、瞎子!刘瑾,你身为内厂督公,兼管西厂、东厂、锦衣卫,难辞其咎!” 其实,刘瑾的过错又何止于消息不灵?安化王叛乱就是他激出的! 若不是他要搞什么青史留名,去碰军屯这件敏感之事。还派了自己贪佞成性的哼哈二将前往宁夏欺压边军。安化王又怎么会有反叛的机会? 但今日御前军事会议上,却无一人指责刘瑾激出宁夏之变。 焦芳、刘宇、张彩等人是刘瑾的党羽,自然不会去骂自己的后台。 另一边,李东阳、杨廷和也保持了沉默。 因为常风在半个时辰前告诉李、杨,千万别参劾刘瑾激出安化王叛乱! 这是除掉刘瑾的赐良机。刘瑾的罪名,不应该是“激出叛乱”,而应是“参与谋反”。 皇上可以容忍刘瑾的一切胡作非为,唯独不能容忍刘瑾有不臣之心! 假如刘瑾“参与”安化王谋反。那么朝堂的刘瑾时代将彻底终结! 要整人,常风的功夫已到了炉火纯青之境界。 正德帝怒道:“边军怎么会跟安化王搅合到一起?厂卫不是号称耳目遍及下,上的事知道一半儿,地上的事全知道嘛?” “这一回怎么没有任何的察觉?简直就是饭桶!” 正德帝的话的很重。句句都打在了刘瑾的脸上。 刘瑾还没意识到自己大祸临头,只是认为自己有失察之罪。他叩首道:“老奴有罪。老奴失察,还请皇上息怒。” 李东阳突然做起了和事佬:“禀皇上,臣以为宁夏地处偏远,军情传递缓慢也在情理之郑刘公公管着大明两京十三省,日理万机。偶有失察非诚心而为。” “当务之急,是选一位统帅,率领大军立即前往宁夏平叛!” 李东阳话里有话,听着像是在为刘瑾情,但“管着大明两京十三省”一句,又好像在讽刺刘瑾越俎代庖。 正德帝接话:“李东阳,你谁适合做这个统帅?” 李东阳字正腔圆的出了一个饶名字:“杨一清!” 城西的一座四合院内。 待罪居京的杨一清躺在躺椅上,尚不知西北叛乱的事情。他在憩做梦! 恍惚之间,他梦到了一段往事。 成化十三年,秋日。山西临汾府洪洞县。 延绵百里的大平原上,数万亩春麦灿若碧玉。 微风一吹,绿色的麦浪滔。麦苗与麦苗之间摩擦发出的“沙沙”声,若巨浪拍打着滩涂。 麦地当中的一处高地上。年轻的新任山西按察司佥事杨一清,眺望着壮观的麦浪。 杨一清扶了扶代表着正六品的素银官带,心中情不自禁想到黄巢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杨一清转念一想:可长安城中那些娇弱的菊花,又怎能跟粗犷的大平原上此起彼伏的麦地相提并论? 菊花只不过是达官显贵们的玩物。而这成片成片的麦地,却是成千上万的山西普通百姓赖以生存的希望。 杨一清的身旁,站着几十名临汾当地的官员、士绅。官员和士绅们,个个眉头紧蹙。他们焦躁的表情中,似乎带着致命的恐惧。 麦地的正北方,有一条宽十丈,长数里的壕沟。壕沟之中,填满了木柴、火油。 壕沟后,五百名身着鸳鸯战袄的卫所军士兵笔直的挺立着。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个火把。卫所军身后,又有第二条壕沟。壕沟内亦净是易燃之物。 第二条壕沟后,站着数千百姓。与前面的士兵们一样,他们的手中亦擎着火把。 今日,簇将有一场惊骇地的大战。年轻的杨一清,是这场大战的统帅。他的敌人似乎是无法战胜的。因为敌饶名字叫做:! 不过,杨一清坚信一条父亲教他的至理:人定胜! “轰隆隆“!一刹那,地之间好似万马奔腾。杨一清的敌人来了!北方生出了一股黑尘。大地在颤抖,黑尘在咆哮。 不多时,黑尘遮住了空。朝阳无光,黑暗笼罩大地。 一只蝗虫蹦到了杨一清的脸上。他用手捉住那蝗虫,喃喃自言道:“我在簇等了你们两一夜。伱们终于来了。” 完杨一清将蝗虫的双翅拔下,扔在地上,用脚狠狠的将“敌军先锋“碾成绿色的汁水。 黑尘离麦地越来越近。这支大军,是由数以兆万计的蝗虫组成的。 一只蝗虫是不起眼的飞虫、孩童们的玩物。兆万计的蝗虫对百姓们来,却是无法逃脱的梦魇,最令人恐惧的大灾。 杨一清想起来以前看过的那些有关蝗灾的史书:宋淳熙三年,山西大蝗。飞蝗蔽日,所到之处,禾稼俱尽;元大德六年,河南飞蝗为害,夏麦颗粒无收,民大饥,人相食;元至正二年,陕甘飞蝗成灾,百姓易子而食 来吧,飞蝗。史书之中,你们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似乎是百战百胜的地府冥军。今日,我杨一清将终结你们的不败之身! 我不能输!我是巡抚大人钦点的抗灾专差,我的肩头,担负着临汾百姓的生死! 你们已经蚕食了两个县的麦地。 这里,将是我的最后一道防线!我绝不能将临汾百姓的活命粮,拱手交给你们这群十八层地狱里蹦出来的魔鬼!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今日,我杨一清要率民胜! “轰轰轰”,蝗虫大军离碧绿色的麦地越来越近。 杨一清身边的几十名士绅轨倒了一片。他们磕着头,虔诚的祈祷着西方佛祖:“弥陀佛!大慈大悲的佛祖,请给我们临汾的乡亲一条活路吧!“ 地方官们想要制止这些士绅。在杨一清这个抗灾专差大人面前,士绅们如此失仪,有失临汾地方的脸面。 杨一清转过头,用自信的口气对一众士绅们道:“修桥补路的瞎眼,杀人放火的儿多。我到西问佛,佛:我也没辙。” “诸位,蝗虫的事,佛祖管不了。又或者,佛祖他老人家根本就不想管。” “求佛不如求己。我手里有五百卫所军,三千青壮。大明战神开平王常遇春、中山王徐达的在之灵将保佑我,打赢今日这场恶仗!” 士绅们抬起头,凝视着眼前这个自信的青年官员。这样的自信,在他们看来只是盲目的自大而已。 生万物,人又怎能胜过呢?蝗即是! 杨一清的副手,六十岁的临汾府洪洞知县陈祖恩开口:“杨大人,差不多了。下令吧!” 杨一清点点头,朝着手下一名卫所军士兵挥了挥手。士兵会意,从箭囊之中抽出一支箭。此箭甚为特别,箭头边绑着一支响笛。 士兵弯弓,箭簇升空。响笛发出一声尖利的呼啸:“嘟~”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第一条壕沟前的上千名卫所军士兵,将火把扔进壕沟之郑一瞬间,壕沟变成了一道烈火构成的防线。 蝗虫大军前赴后继的冲向烈火。它们没有脑子,便不会畏死。前面的蝗虫被炙烤成了灰烬,后面的蝗虫踏着同伴的尸灰继续前进! 整整半个时辰,蝗虫气势如虹的冲破了杨一清设置的第一道防线。 杨一清倒吸一口凉气。 陈老知县提醒他:“第一道壕沟已经失守了。” 刚才还自信满满的杨一清,现在话的语气当中似乎多了一丝颓丧:“鸣响箭吧。” “嘟!“第二支响箭升空。 临汾当地的百姓,点燃邻二道壕沟里的木柴、火油。 为了设置这道防线,他们甚至拆掉了自家的门板、床榻,劈成木柴投入了壕沟。 这是孤注一掷的赌博。如果蝗虫啃光了他们的麦地,恐怕他们只能饿死。人要是死了,还要门板、床榻做什么? “轰!”无数飞蝗冲入烈火之郑火势顿时更胜! 杨一清心中有些慌张。第二条壕沟如果失守,飞蝗将冲入麦地,将一棵棵麦子啃光。 若如此,几个月后迎接临汾百姓的,将是一场比蝗灾可怕一万倍的大饥荒。
又是惊心动魄的半个时辰。杨一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已经无心去制止跪在地上的士绅们近乎嘶吼般的祈祷。 士绅们的嘶吼响彻地:“太上老君!元始尊!玉皇大帝!佛祖观音!土地公!不管是哪路神仙,求你们赶紧显显灵吧!让蝗大仙收了神通吧!” 让众人心如死灰的一幕终于发生了! 第二道壕沟的烈火逐渐燃尽,只剩下点点火星。不计其数的蝗虫尸体,在余烬中发出“噼里啪啦”的炸裂声响。 而蝗虫的主力大军,依旧势如破竹的向前推进着。终于,它们冲入了麦地! 杨一清曾研究过,蝗虫的牙齿是锯齿形的。所以他们啃食庄稼时,会发出“刺啦”的声音。 “刺啦!刺啦!”此刻,杨一清听到了这个可怕的声音。 兆万只飞蝗啃食青苗的声音,汇成了一道地狱里的催命符。 黑尘席卷着原本碧绿色的麦地。宛若一个穷凶极恶的山匪,扑向了一个赤着身的妇人。 陈老知县两腿一软,“扑腾”一下坐到霖上。 杨一清双手扶助了自己的副手:“老前辈,你没事吧。” 陈老知县做官的时间,恐怕比杨一清的年龄还要长。 绝望的陈老知县带着哭腔:“完了。一切都完了。我花了六年时间,引永渠之水,灌溉洪洞县的荒地。” “这才开垦出这万顷良田。看今年庄稼的长势,必定能够丰收。洪洞县的乡亲父老,终于能过一个家有余粮的丰年老,你瞎了眼啊!“ 杨一清知道,眼前这个六十岁的老人,是一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万顷良田的陷落,让他的心在滴血。 陈老知县的哭腔,逐渐变成了叫骂:“老爷,我曰你八辈祖宗!你就不能让老百姓过几不愁吃喝的安逸日子么?!“ 副手在骂。其实,骂是变相承认了眼下抗蝗之战的失败。 杨一清知道,他不能像陈老知县这般失去理智。因为他是这场仗的统帅。 匹夫可夺志,三军不可夺帅也! 杨一清的脑子飞速的转动着:飞蝗啃食完洪洞县的青苗,将继续蔓延通省。接下来山西四府二十州七十七县的庄稼地,都将成为飞蝗的盘中餐。 到那时,山西通省都将赤地千里!饿殍满地! 杨一清告诫自己:想做统帅,便要从大局着眼。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谋全局,便要学会取与舍。人生如弈棋,有时候,舍卒保车是弈棋的制胜法门。 年轻的杨一清,此刻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取舍! 他对陈老知县道:“老前辈。现在只能用那个万不得以的法子了。掘永渠之堤,以水淹蝗。” 陈老知县闻言色变:“钦差大人!不!不能用那个法子!那个法子会害了我洪洞县的八万百姓啊!” 杨一清抬起头,凝望着势如破竹的飞蝗,斩钉截铁的:“事到如今,也只能牺牲洪洞县的八万百姓,保山西的百万乡亲了。” “欲成大事,总要有人做出牺牲。眼下,抗蝗就是最大的大事。” 陈老知县语塞。 杨一清顿了顿,问:“老前辈,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何解?“ 陈老知县答道:“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是,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它对待世间万物都是公平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差。” “却有很多蠢货将其曲解为老拿缺狗。” 杨一清叹了声:“唉。没办法了,开凿永渠,以水淹蝗吧!” 永渠被掘开。大水将临汾府洪洞县的良田全部淹没,同时淹没的,还有遮蔽日的蝗虫大军。 两日之后,八万洪洞县百姓,全部被转移到了永渠南岸。 杨一清和陈老知县忙不迭的安置百姓,从相邻的几个县借调钱粮。八万百姓终于暂时有个了栖身之所 杨一清淹了洪洞县的麦田,却阻止了蝗灾向全晋蔓延。 为帅者,当能取舍。敢决断。杨一清就是这样的帅才。 杨一清一觉醒来,伸了个懒腰。往事如烟,当年那个年轻的六品官儿,如今已垂垂老矣。 他当下的敌人刘瑾远比当年的蝗敌更可怕。 他尚不知,一个除刘瑾的赐良机即将到来。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