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考落榜生
傅胜喆1971年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乡镇,从初中就开始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到高中毕业身高1.72米,体重就100斤左右,显得瘦峭营养不良的样子。傅胜喆额头很宽,算命的人说有福相。额头宽,其实就是头发少,傅胜喆只能头发蓄长一些来遮盖高高的额头。傅胜喆喜欢臭美的,身上的衣服总是干净利索的。 家里六口人,父母加四兄弟,没有姐妹,傅胜喆排行老二。父亲有一门好手艺,精修钟表、镶牙,手艺精湛能够赚钱养家,但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太好,80年代初生了一场大病,家里棺材都准备好了,但死里逃生又活过来了。90年代初,利用家里的门面房,母亲做点成衣生意来改善生活。 老大已退伍参加工作,老二傅胜喆还在挤独木桥,老三老四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每到开学季,父母就要把最近积蓄的那点掏得干干净净,为了几个孩子读书,傅胜喆父母倒也不怕辛苦劳作。他们一世的辛苦让他们知道,不读书没有出路,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有个好奔头。 乡镇上建设的有小学、初中、高中,周边乡村不少学生都到镇上读书。傅胜喆小学到高中都是走读生,相对其他寄宿的同学,似乎多了一个城里人的优越感。读初一时,傅胜喆非常调皮捣蛋,背后都被老师同学称为街痞子了。因成绩差初二就重复读了一次,初中三年变成了四年。不知是因为初中复读还是什么其它原因,从复读那一年起傅胜喆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下子就从学渣变成了老师同学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初二、初三傅胜喆平常成绩还是不错的,但中考还是失利了,没有考上县城高中,只能在家门口读高中了。 读高中时,因是走读,加上平常不爱说活,能与傅胜喆能玩在一起的同学比较很少!傅胜喆每几乎都是学校到家里,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高三学习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下,自己家人对考上大学没抱什么希望,1990年参加高考名落深山。1991年在同一学校复读,平常成绩有了不少提升,但高考仍然名落深山。父母包括傅胜喆本人都不甘心,加上傅胜喆父母对于孩子读书学习一直都是大力支持的,父母总是说,我们普通家庭没有关系,不读书没有出路,你们四兄弟只要是读书再苦再累我们也出钱给你们读书。1992年傅胜喆来到县城中学继续复读,在平常各种测验中成绩都非常不错,成绩也很稳定,同学老师也非常看好他能够考取重点大学,但生活好像总是在捉弄人,傅胜喆最终以一分之差与大学无缘。 命运真是说不清,三次高考落榜的打击,傅胜喆终于放弃再复读的想法了。从中考、高考情况来看,平常成绩都还不错,但重要考试就发挥不出来,应该是心理素质问题。 一家人本着不读书没出路的想法,傅胜喆来到了长沙一所民办学校就读,入读后才知道就是一个两年期的自考培训班。这学校自考开设专业不多,主要为财会、英语专业,傅胜喆选择了英语专业。经过两年时间学习,即使傅胜喆非常努力,但仍有一几门功课没通过,也就没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学校发了一个民办学校毕业证,傅胜喆就这样“大学”毕业了。一起毕业还有同班同学胡建华,也是高中同届毕业同学,在长沙学习期间两人几乎同进同出。 毕业后,家里托关系找了一家乡镇中学做代课老师,傅胜喆一边代课一边继续自考,每个月拿着300元左右的代课工资,傅胜喆感觉不到任何前途,但坚持完成自考取得大专文凭的想法一直没有放弃。1995年7月,傅胜喆代完了两学期的英语课程,这一学年下来,傅胜喆想不起自己收获了什么,不是专业出生的教学成绩好不到哪去,暂时代课与老师之间的情谊也谈不上,倒是深刻体会到了老师之间对于成绩排名及升学率的竞争。代课这一年通过了三门自考课程,自考拿到毕业证只还剩一门功课没有通过了。
毕业后这一年,耳边时不时传来某某在南方发了财,某某在南方混的不错,傅胜喆因此决定了去南方闯一闯的想法。 “爸、妈,我想去广州闯闯,就出去两年看看,闯不出名堂我就回来。婶婶的meimei一家人都在广州打工,婶婶说我去广州可以去找他们。”傅胜喆一口气说完话,期盼的眼神望着父母。父母也知道,在家代课也不是长久之计。 “老二,在外面很苦的,不是那么容易的。”做母亲的心总是软的。 “爸、妈,在家里不是出路,我一定要去出去试试。”傅胜喆的话语透着坚毅,即使面对母亲的不舍、担忧。 傅胜喆父母也清楚,孩子不是一个正经大学出来的大学生,家里也没有什么特别强的关系,要在家里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是铁饭碗,现在这个年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现在都传以后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傅胜喆父母也没再勉强,只能托婶婶交代其meimei如果孩子到了广州好好照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