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概要5
壮大自身的方法有了,削弱敌方的方法也有了,对曹魏的初步战略就算是尘埃落定,等到马谡向诸葛亮稍稍提及一下关于新式骑兵装备之事后,“第一次内部伐魏会议”就算是完满结束了。 之后马谡就与诸葛亮多次相商,一一敲定打造马镫、马刀、马掌等全套骑兵装备之事,并也提及了水锥装上钢铁铸件,就能代替人力打造一些武器装备之事,使得板甲成为了这个时代可以出现的装备。 诸葛亮也算是领兵多年,对此等事物自然有其敏锐性,当即同意了此事,并命马谡全权督造,特令邓芝这个军中老将辅助,让夏侯楙这个长安太守全力协助。 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转眼刘禅陛下就从成都移驾东来长安,在扰攘一番顺利完成迁都工作之后,另一项事务就排上日程了。 诸葛亮向刘禅陛下汇报完这些时日的工作安排之后,下一阶段的北伐就已经在季汉这两名最高层领导人心中有数了。 而除了强化自身、削弱对手之外,大局战略里面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拉拢盟友了。 在这个汉末三国时间,顾名思义就只有魏蜀吴三国而已,魏国是敌方,剩下要拉拢的就是东吴一方了。 虽则自先帝刘备夷陵惨败之后,蜀汉忍辱负重,不计东吴背盟坑杀关羽的前嫌,依然派出使臣出访东吴修复双方关系,在上次北伐之时,蜀汉和东吴也算是铁杆盟友,毕竟在那个时候,曹魏独强而蜀吴偏弱,双方若是不抱团取暖的话,再被曹魏来一次“赤壁之战”的话,已经远在益州的蜀汉可不能如当年一样与东吴夹攻曹魏呢。 故此在首次北伐之时,东吴虽然没有大举兴兵策应诸葛亮的行动,但也是在荆州一线小动作不断,牵扯了曹魏不少注意力,也使得曹魏的兵力不敢恣意西援关中一线。 但是所谓今时不同往日,之前蜀汉和东吴两方都是势弱,自是能够“同患难”共抗曹魏了,只是如今大汉已经收复雍州、凉州,势力、地盘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形势之下,东吴是否还愿意与大汉抱团,那就难说得很了。 这种形势之下,就算以诸葛亮超绝当世的智慧,也是无解的,毕竟此次北伐蜀汉大获全胜之后,魏蜀吴三国中就数东吴最为弱势了,若无实利相赠,恐怕东吴只会袖手旁观大汉与曹魏来个龙虎决了。 甚至悲观一些来说,按照人性分析,东吴被曹魏说动,趁大汉起兵再次北伐曹魏的时候,兴兵来犯大汉也是有其可能的。
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诸葛亮如何智慧通天,但是总不可能将大汉现有的地盘分一部分给东吴吧,而现在两强一弱的局势,如果两个强国关系正常,还可能达成协议先瓜分弱国,然后再一决雌雄。 但是偏偏大汉和曹魏就是生死之敌,双方都明白对方一有机会,就会将自己置于死地的,正正应了诸葛亮的那句“汉贼不两立”了。 是故诸葛亮找马谡商议此事,也只是存了一个“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思而已,偏偏马谡这名后世穿越来的人,对此却有一番新的见解。 因为后世的历史研究表明,东吴在这个时候就发现并开发了台湾岛,而以台湾岛为跳板,坐船南下就能够到达后世的菲律宾群岛。 于是马谡就建议许东吴一旦中原定鼎,任其带领心腹人马退往台湾保全宗庙,虽然曹魏那方或许可以用同一条件说动东吴,但是对比一下曹魏和蜀汉两方的历史传统,相信就算大家同一条件,只要东吴君臣头脑没有坏掉的话,也会知道如何选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