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最后的挣扎
自从沧州被国防军攻占之后,北京城里愈发乱了起来,各种声音开始在坊间流传开来。 关于谭泰之死在京城里也有几个版本出现,最常见的一个是谭泰被国防军抓住了以后给凌迟处死了,还有说谭泰是战死的,总之谭泰是自杀身亡的真相反倒被掩没在各种传说之中。 多尔衮是知道真相的,因为谭泰的护卫统领最后被国防军释放了,辗转回到了京城,到多尔衮府上把谭泰临死前的遗言告诉了他。 多尔衮在得知沧州城里粮草只够三天之用后,并没有责怪谭泰没有做最后的抵抗,现在他也没有时间再去责怪谁了,他知道,大清朝最后的日子也快来了。 多尔衮不甘心,当初抓住时机入关,他本以为大清夺取天下指日可待,却没想到扬州城下出现的几个人竟用几年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 多尔衮没有去责怪多铎,他知道就是他本人去了,在当时的扬州城下也不会做得更好,多铎已经尽力了。 失了沧州之后,大清朝廷已经乱做一团,沧州离北京城只有四五百里,国防军恐怕要不了半个月就会兵临城下。 尽管明朝末年的时候,大清铁骑也经常深入关内,也曾光临北京城下,但那时的北京城却依然稳固,大清军队也只能来逛一圈就走。 但多尔衮知道国防军是不会来逛一圈就走的,北京城的七万新军能不能守住北京城谁都不知道,多尔衮认为是守不住的。 如果说以前只是偶尔起了心思,这时候多尔衮开始真的准备撤回关外了。 准备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的大兄阿济格率二万满族骑兵开始撤至盛京。 今天在朝上多尔衮就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整个上朝期间都是无精打采地,也不开口说话,他不说话,整个朝会开得沉闷无比,只有几个汉臣奏了几件小事就草草散朝了。 多尔衮低着头准备从武英殿离去,一个小太监来到面前。跪在地上禀报说皇太后有请。 皇太后这个时候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多尔衮有些纳闷,但还是跟着小太监到了慈宁宫。 此时的慈宁宫并非重新修建的慈宁宫,原来准备重修慈宁宫的事被战事给耽搁了下来。 等到了慈宁宫一看,小皇帝顺治散朝后也来到了这里。多尔衮上前给皇太后和顺治躬身施了一个礼请安后。在皇太后给他准备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叔叔,我大清入关定鼎北京已经有五年了吧?”布尔布泰虽说与多尔衮颇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儿子在场,还是表现得极为正式,与多尔衮说话还隔着一个帘子。 “回太后的话。已经五年整了。”多尔衮不知道布尔布泰到底是何用意,只得随口回答道。 “哀家可是听说叔叔已经准备撤回关外了?”多尔衮从布尔布泰的话里听出一些不满。 “不知太后从何处听得此言,尽管谭泰没能守住沧州,但京城光新军就有七万,更何况我大清勇士大部都在京畿一带,守住京城自是没有问题。” 听了皇太后的话,多尔衮心里不禁一惊,心道是谁嘴这么快就把消息传到宫里来了?嘴里应付着,心里却思忖开了。 今年已经十一岁的顺治小皇帝用不满的眼光看着多尔衮,他对多尔衮的怨恨已经由来已久。今天就是他上朝前就找皇太后告了多尔衮一状,这才让太后把多尔衮找来责问。 “我大清自马上取天下,靠的是什么?叔叔难道忘记了吗?而今我大清定鼎北京仅才五年,而今天下未安,叔叔竟欲退回盛京,我大清若以偌大之天下尚不能对抗南京,倘若回到关外苦寒之地,又有何法与其相抗?”不等多尔衮想出所以然,皇太后接着问道。 “这…”多尔衮被布尔布泰皇太后给问得说不上话来。 “不过几个妖人以‘天使’之名盅惑天下,尔等竟被其弄得一筹莫展。我大清取天下乃是天命所归,必不会被妖人所乘。哀家还望叔叔同众臣奋起精神,整顿兵马,早日打败妖人。还我大清之朗朗乾坤。” 尽管皇太后布尔布泰说得慷慨,但多尔衮却是满心的无奈。 “几个妖人?真要只是几个妖人倒还罢了。”多尔衮心里想道。 “请皇太后和皇上勿忧,臣自会整顿兵马守住京畿,必不会使敌军兵临京城惊了太后和皇上。”多尔衮实在不想多说话,跟这一直住在深宫里的母子俩也说不明白。 “叔叔整日cao劳国事,还望叔叔多保重身体。”布尔布泰掀开帘子走了出来。顺治小皇帝看到了,极为不满地看了她一眼,布尔布泰却并不在乎。 从慈宁宫出来,多尔衮更加郁闷。他知道今天皇太后和小皇帝把他找去,是不想撤回关外的,看来这不仅是皇太后和小皇帝的意思,还有很多大臣的意思在里面,如果只是那些汉臣,多尔衮倒不在乎,怕就怕还有许多满人和蒙古大臣也是这个意思。 多尔衮也不想撤回去,就象一个人突然有了钱,过了几年富裕日子,现在一下又让他回到从前,重新回去过苦日子,那种滋味恐怕谁都不想去品尝。 “把范先生请到府上来。”多尔衮对身后的侍卫招呼道。 自从沧州失守后,范文程更加沉默寡言,上朝时几乎不发一言,今天多尔衮相招又不得不来。 “范先生请坐吧。”多尔衮无精打采地说道,他的身体最近也非常不好,早年的沙场征战留给他一身的伤病,春天到了总是浑身都不舒服。 范文程给多尔衮躬身施了个礼,这才到客位上坐了下来。 “范先生,我大清如今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了吗?”多尔衮这话问得有些直接,更是有些痛苦。 “这…不知摄政王是想听真话还是想…”范文程欲言又止,想了想又咬了咬牙,这才说道。 “范先生但请直说无妨,本王还是受得住。”多尔衮看了一眼范文程,当初直言敢谏的范先生如今也变得躲躲闪闪,这让他觉得人心真是难测。 “依臣之见。现而今我大清当遣使节与与南京和谈。”范文程这话说得有些艰难,说完还看了一眼多尔衮。 “范先生,我大清现如今与南京已成不死不休之势,如何能与其和谈?”多尔衮知道范文程另有他意。但还是顺着他的意思问道。 “臣以为如果南京能与大清和谈,则必为我整顿京畿兵马赢得时间,摄政王也可派人回盛京早做安排,如事有不谐,则可从容退出关外。如其不谈,则于我大清变无损。”范文程的意思其实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反正都不成了,试试总可以吧? 范文程这么一说,多尔衮倒是动了心思。 “先生若其愿谈,则条件若何?”多尔衮问道。
“臣以为现而今恐不能再以平分天下为和谈之条件…”说到这儿范文程停了下来,后面的话他不敢再说了。 “先生之意是我大清退回关外?自此与南京相安无事?”多尔衮把范文程不敢说的话给说了出来。 范文程轻轻点了点头。 “先生以为谁可为和谈大使?”多尔衮问这话时,眼光有些期盼地看着范文程,显然他的心中范文程是最合适的人选。 范文程当然明白多尔衮的意思,但他实在不想跑这一趟。他知道他自己也在南京政府的汉jian名单上,去了除了受辱,不会有任何效果。 “臣以为此次和谈其实是满人与汉人之和谈,若选汉臣前去和谈,恐事有不谐,若我大清真心想以和谈争取时间,须派一满人重臣前往方可。”范文程的理由倒是十分充分,多尔衮听了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其实范文程心中倒有一个人选,那就索尼。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索尼与多尔衮之间的诸多恩怨因罗剑等人的到来均没有发生,原本要到后年才被任命为议政大臣的索尼去年就已经任职了。 “先生以为议政大臣索尼如何?”多尔衮开口问道。 “臣也是此意。”范文程见多尔衮不再想要自己前去和谈。赶紧点头称是。 “劳烦先生前去索尼府上辛苦一趟,不过听说南京的那位‘天使’大都督现下正在沧州,如果我们去南京找他们和谈,他人不能做主。恐徒费时间尔,不若直接到沧州找这位大都督如何?”多尔衮想了一下,又对范文程问道。 “摄政王明见,臣也是此意,不过请议政大臣前去和谈之前,还请摄政王先派人与国防军接洽。”范文程提醒道。 索尼对范文程的到来有些意外。作为多尔衮的政治对手,他一直很注意不跟更多的汉臣接触,尽管范文程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汉臣,但索尼除了公事,一直避免跟他们打交道。 等范文程说明了来意,索尼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索尼算是满人大臣中头脑最为清醒的一位,对大清现下面临的困境当然洞若观火,他内心的想法还是退回关外,还有可能保住满人的生存空间,倘若与南京政府一直对抗下去,恐怕到最后满人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了。 “请范先生回禀摄政王,说臣愿意跑这一趟。”思索了良久,索尼终于答应了下来。 见索尼愿意出使,多尔衮总算放了心,当即一边派人前去沧州与国防军接洽,一边开始布置起北京城的防守,让阿济格率人先行撤出关外的事情却被拖了下来。 然而在安排北京城防守的时候,多尔衮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英亲王阿济格坚决要求在京畿与国防军决战,坚决不让国防军兵临城下,而豫亲王多铎却认为新军现在只能采取防御之策,应立足京城坚固的城墙以阻国防军攻城。 两位亲王都是多尔衮的同胞兄弟,都是经久沙场,战场经验极为丰富,现在的意见又如此的不一致,多尔衮实在为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