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诗性智慧解读(十四)
第二章:《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比喻说理 第十三节:《周易》一书《损》至《夬》文里的比喻说理内容 四十一、《周易》第四十一篇《损》文,为君子讲述损上益下,用之于民的道理 (原文)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利贞。征凶,弗损益之。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译文) “四十一、减损,其目的是为了用之于民,很正确,没有害咎,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而对于祭祀,何不用两种简单的器具装用食物来代替? 是啊!所做的事情应尽快去办,没有过失,目的是酌情减少损失,更有利于未来。不可征战;不但不减损,而且增长财富。三人做事,则会损害一人的利益;而一人做事,则能得到朋友的支持。减少疾苦,让喜庆之事尽快出现,没有过失。有的人增加而拥有了财富,只要不苛刻,不行邪恶,则是大吉的事情。不减损而增加财富,没有过失,前途光明,长久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更会得到臣民的拥护。” (解读) “损”:减少,丧失。“损”在本篇里的意思是指财富上的减损,类似现在所讲的扶贫,惠民政策。即中央的财政减少了,而是为了扶贫与惠民用去了。“财富上的减损,其目的是用之于民,这是正确的路线方针”,这就是本篇的立论。“曷”:疑问代词,也指“岂”,“难道”讲。“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享”:供奉祭祀品。本题目的意思是“财富的减损,是为了民生,是大吉的事情,没有过失,对未来长久都是有利的,何不采用简单的两器具的食物,可用于供奉祭祀品。”本篇所立论的是,“损上益下”的道理。减损财富的目的,是在于为民,并且完全可以在祭祀上移风易俗,减少浪费。这体现了作者的理性与进步思想。作者强调的是关注民生,而反对的是大搞迷信的祭祀活动。 “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本段是讲不该减损的,一定不能造成减损的道理,如前面提到的祭祀,而这里又讲的征战问题,没有了战争,自然财富不但不减损,而且是增益的结果。 “已”:去,完成。“事”:事情,从事。“遄(chuěn)”:快,迅速。“已事遄往”:做事情应尽快去做。应办的事情尽快的办理,不可拖拖拉拉,要讲效益,自然不会造成损失。“征凶”:指不可征战。征战就会带来凶险的结果,一旦发生征战,就会出现凶灾之年。如果没有征战,国家财富不但不减损,而且会增加财富与实力。这就叫“弗损益之”。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本段还是比喻,这里的“三人行”与“一人行”是比喻事物的差异与统一。 “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本段是对“损”进一步的论述。“疾”:疾苦。“遄”:尽快。本段意思是:减少疾苦,让好事情尽快出现。即把不好的,坏的局面改变,让好的,喜庆的社会局面尽快出现。这是讲,什么是应该减少的,什么是不能减少的辩证道理。 “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本段是从“损”的另一面,是从对立的一面,即增益的一面来论述。 “朋”:钱币。“龟”:昂贵的宝物。“十朋之龟”象征财富很多。“克”:通刻,即苛刻。“违”:违反,邪恶。本段之意“有的人因增益而拥有了财富,只要不苛刻,不邪恶,是大吉的事情”。这是从“损”的另一面,即增益的一面来对比说明财富增加的道理。作者并不反对拥有财富,而倡导的是遵守财富之道。 “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本段是归结本篇的中心思想,不减损而增加了财富,没有过失,前途光明,长久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又会得到臣民的拥护。确实,无论小到个人,家庭;大到集团,国家。经济实力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这里的“得臣无家”,是说“得到臣民的拥护而忘掉个人小家私利。 本篇是围绕着“损”展开的论述,阐述了损上益下,用之于民的政治道理。对于百姓之事,即民生之事,减损是有益无害的事情;而对待祭祀之事,应避免浪费财物,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鲜明的立场与观点。作者关心的是民生,而反对的是祭祀与战争。恰恰作者的时代,诸侯国里所重视的是“祀与戎”。这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作者的进步思想。总之,本篇讲述的减损或增益都是有原则的,讲出了辩证道理。并指出那些拥有财富者,只要不苛刻,不做坏事,财富来的正当,拥有财富同样是大吉祥的事情。表明了一种思想,人人都可发家致富,只要不背离原则,不去做邪恶之事,拥有财富是好事情。本篇中心体现了“民本”思想,只有爱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这已然是为“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 本文是真对“减损”讲述的辩证道理。作者善用生活的实例来阐述所立论的道理,即通过举例来辩明事非。 在题目里,作者运用“祭祀”举例。在作者看来,对待祭祀,就应当减少,减少到祭品用两只“簋”所盛粗粮就行了。在那个时代王室与贵族统治者没有不迷信与重视祭祀的,以求得神灵或祖先神的保佑。而作者能有如此的进步思想,这与《周易》作者理性的认识这个世界分不开的。在对财富的积累上,作者认为不做邪恶,即正当的渠道获得的财富,是正确的。本篇通过生活事例来说明“减损”的辩证道理,而这些事例本身就是比喻的手法。而寓意当损的则损,不当损的要大力增益的道理。 《损》文如诗的句子: 有孚元吉 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 可用享 已事遄往 酌损之 利贞征凶 弗损益之 三人行则损一人 一人行则得其友 损其疾 使遄有喜 或益之十朋之龟 弗克违 弗损益之 利有攸往 得臣无家 四十二、《周易》第四十二篇《益》文,为君子讲述增益防灾,惠民施爱的道理 (原文)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译文) “四十二、增益,有利于社会向前发展,并顺利地实现大业。 利用好增益,将有大作为,是大吉祥的事情,而没有过失。若有了财富上的大积累,不苛刻,不邪恶,永守正道,才是好前景;即使君王用以祭祀天帝,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收益是用在不好的灾荒之年,没有过失。爱护百姓且居中行事,应告知诸公,并用圭举行隆重的仪式,(把爱民之心昭示于天下)。居中行事,告知诸公跟随,并借助增加收益的条件为依托做迁徙国都的大事。有了爱,惠爱之心不用询问,是非常正确的行为。有了爱,才能回报于施爱者的恩德。若没有增益,反而相互损害;而又立爱心不能长久,就危险了。” (解读) “益”:富裕;增加。本篇是上篇“损”的姊妹篇。而本篇的立论是“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这是说“无论财富与爱心的增加,既有利于社会向前发展,并能顺利地实现大业。”这里的利涉大川是比喻。 “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本段是围绕着“命题”展开的论述,这里的“为”,指“作为”。“作”:做;作为。本段意思是:利用好增加的财富或民心,可办成大的事业,是非常正确及有利无害的事情。 “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 本句在上篇里已出现,其意思是一样的。“十朋”:很多的钱财。弗: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克:能。违:违背,违背正道。本段是讲“拥有财富,只要不苛刻,不邪恶,永远都是吉祥之事”。 “王用享于帝,吉。” 若国家有了增益,即富裕了,又能守正。那么,“君王用以祭祀天帝,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这里的“王用享于帝,吉”,与上篇《损》里所讲的“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是个对比的写法。这里是讲,财富有了大发展,有了大收益,君王即使祭祀天帝,也是好事情。这是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增益了,还要不苛刻,不背正道。这里的“帝”,即“天帝”,被认为是万物的主宰。而这里明确指向是“享于帝”,不同于《损》篇里的“享”。“享”是指祭祀品,而“享于帝”是指对天帝的祭祀。当然,这里也体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凶”:收成不好的年份。“孚”:爱,上对下的关爱。“中行”: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比喻公正,公道。“圭(guī)古代的一种玉器。“用圭”:君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一种玉制礼器。本句意思是阐述:增加的收益要用在灾害的凶年,是没有过失的。爱民与公正的行为,要使诸公们明白这种道理,并把这种行为昭示于天下。 “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告公”:告知王公。“从”:听从;顺。“依”依据。“迁国”:迁都。 本句还是承上面内容的继续,增益后,才有利于干大事。国家有了财富的积累,又有了爱民这可获取百姓信赖的基础。也就是题目所立论的“利涉大川”的目的。是什么事情能有如此大的举动。既离不开经济实力,又离不开诸侯公们的支持,这就是本段里提出“迁国”的大事。为何这里提出迁都呢?西周晚期是内外交困,内有诸侯坐大,不再拱王听命;而外有异族不断地侵犯与蚕食。终于到周幽王时,幽王被诸侯国君勾结西北异族势力联合进攻下所杀,也就结束了西周王朝的历史。平王立位后,不得不被迫迁都洛邑,即今天的洛阳,是为东周的开始。本段无疑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背景。在西周建国后发生的迁都事件,只有平王东迁。这说明《周易》成书的时间,离西周迁都洛邑的时期不会很远。在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上升时期,特别是西周王朝受到西北民族势力的威胁,周王只有迁都洛邑。这是大势所趋。在作者的眼里,改变王朝的命运,避开西边异族势力的入侵,也只有迁都。迁都是势在必行的出路,可是迁都不是一般的事情,而是举国震动的大事,自然要有多方面的基础奠定。也就是作者提出的财富与民心的增加及王公们的听从。而这一段内容也间接地反映了《周易》一书产生于西周后期,而不是西周初期。更不是什么文王,周公创作了《周易》,因为《周易》的思想内容整个与西周初那个时代是不相符的。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本段已然是承上面之意的论述,要想办大事,干大事,即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就要坚守爱民的准则,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本段里的“有孚”反复出现,这就是《周易》里构建的“民本”理念。“有孚,惠心勿问,元吉”,这是说“有了爱,不用询问,是非常正确的行为”。“有孚,惠我德”里的“惠”,是指仁爱,恩惠。“惠我德”:回报施爱者的恩德。“有孚,惠我德”的意思是“爱民,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上面是从“益”的有利一面而论述其政治道理,而本段是从不利于“益”的一面论述其政治道理。 “莫”:没有谁;不要。“击”:攻,攻打。本段意思是“若没有增益,反而相互损害而立仁爱之心不能长久,就凶险了。”这是从有害于增益的一面来谈。若相互损害,再加上没有仁爱之心,即不可能增益,而更难以干成大事。像迁都的大事不但不能完成,而还会造成政治上出现危险。 总之,本篇是上篇《损》的姊妹篇,本篇是从增益上来讲述政治道理。这增益不但指财富的积累,而且也包含了爱心的积累,爱心的积累就是民心积累,是“利涉大川”的信用资本,两者不可或缺。这里既是讲辩证关系,又是讲政治道理。 本篇里的“利涉大川”,“或益之十朋之龟”是比喻之句,而其它则是直接陈述“增加收益”的政治道理。 《益》文如诗的句子: 利有攸往 利涉大川 利用为大作 元吉无咎 或益之十朋之龟 弗克违 永贞吉 有孚中行 告公用圭 中行告公从 利用为依迁国 有孚惠心勿问 有孚惠我德 莫益之 或击之 立心勿恒凶 四十三、《周易》第四十三篇《夬》文,是为君子论述下情上达,决断无误的道理 (原文)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惕号,莫夜有戎,勿恤。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无号,终有凶。”
(译文) “四十三、下情上达,视听畅通,应发扬光大于朝廷,这样才有真实的警报,‘有了险情’,来自于封国。但不利于马上兴兵,利于前去了解事情。 刚刚发展起来一点基础,前往不会获胜,还会带来灾祸。提高警惕,防备日落和夜里发生战事,就没有了担忧。强壮在表面上是危险的。若君子决断一意孤行,就如同行路遭雨淋,虽心生怨恨,可咎由自取,怎能怨咎。屁股上没有了皮肤,行走起来就步履艰难;手牵着羊就不会丢失,听到这种说法劝告,能不相信吗?苋草生长在路上,应果断的除去,中正行事,则没有过失。若听不到了警报声,最终灾难真的就要发生了。” (解读) “夬(guái)”,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为“guái”音,解释是:“《易经》六十四卦的一个卦名”。查《辞源》音为“kuái”,解释是,一指易卦名;二指决定。可能《辞源》里的音,是个笔误,一般注音为“guái”。“《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按“决”意,既有排除阻塞物之意,也当决定以及水把堤防冲开等意。从本篇内容来看,“夬”的意思是果断处理或排除阻塞视听之意。本篇里就是指“下情上达畅通之意”。 本篇题目(即本篇的立论)“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扬”:发扬。“王庭”:君王的居所,朝庭。“孚号”:真实的信号。“戎”:战争,武力。 这是说“下情上达,视听畅通,应发扬光大于朝廷,这样才有真实的警报,‘有了险情’,来自于封国。但不利于马上兴兵,利于前去了解真情。” 这题目立论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视听没有被阻塞,就能得到真实的情况。上面对下面的情况,能得到真实的了解,也就不会被蒙蔽与偏听偏信。所以,下面有什么情况,就能上报于朝廷。而下面发生了问题,不能用武力去解决,应采取兵戎以外的方法去解决,本篇的内容也就围绕着这一命题展开的论述。 “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本段是比喻,“壮于前趾”,这是比喻刚刚站着脚步。“往不胜为咎”,意指前往不会取得胜利,还会带来灾祸。这是承前面句意,反对出兵解决底下的警号事情,若仗着刚刚强盛起来,就以武力去解决下面的问题,前往不但不会取胜,还会引来灾祸。 “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本段是承上段之意的继续论述,那么,如何去办呢?只有提高防备意识。这里用“莫夜有戎”来比喻防患于未然,做好防范,提高警惕,就无需担忧。这还是强调应做好细致的工作,反对用兵的办法去解决下面的问题。这里的“莫”,是指日落时。“莫夜”:夜晚。 “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頄(gui)”:指颧骨。“夬夬”:快速决断。“濡”:浸渍,潮湿。“愠”:怨恨,生气。 是论述“排除阻塞视听”的政治道理。 本段还是运用比喻说明事理,本段意思是“强壮表现在表面上,是有危险的。若君子不分青红皂白,急速决断而一意孤行,那么,就如同行路遭受雨淋,虽心生怨恨,可咎由自取,怎能怨咎。”这是说,不能表现在虚张声势的表面上,会有危险的。若君子不了解实情而独断专行,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后果,也就怨不得谁了。这里是用行路遭雨淋来比喻,寓意没有做好防备工作,就会出现像行路遭雨淋的后果。 “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本段也是运用比喻。“臀”:屁股。“次且”:行走困难的样子。本段意思是“屁股上没有了皮肤,行走起来就步履艰难。手牵着羊就不会丢失,听到这种说法劝告,还不相信吗?”这里的比喻已然是围绕着“命题”而论,寓意排除阻塞视听,就能知民情,知国情,就会有正确的决策,就有了保护与保障,也就不会有什么险情与悔恨。 “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苋”:一年生草本,苋菜。“苋陆夬夬”:苋草长在道路上,应尽快除掉,避免阻塞道路。这是借物比喻,寓意排除阻塞视听的东西。“中行无咎”:不偏不倚行事,就没有害咎。 “无号,终有凶。” 本句是从相反一面阐述言路被阻塞的后果,这是说“再没有了警报声音,灾难终于发生了。”为何会“无号”呢只有是阻塞了视听言路,政治腐败了,集权了,才下情不能如实的上达;而上面又会偏听偏信,不能“中行”,其结果就导致凶险出现。 本篇是围绕着言路视听来阐释其政治道理,若言路渠道不畅,蒙蔽视听,政治上自然会是“终有凶”的结果。本篇强调的是工作做细,防备做好,反对兴兵,反对独断专行。倡导广开言路,就会听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相反就没有了警号声,将会听到的是假大空,这就是“无号,终有凶”的结局了。这里是多么强的政治忧患,本篇就是通过正反两方面,来讲述言路视听上的利害关系。《周易》作者在淳淳告诫治国安邦的君子们,牢记什么是有利,而什么是有害的。 《夬》篇从立论到主文论述,都是运用比喻。 《夬》篇首字“夬”就是象征阻塞的事物现象被排除。篇中内容,全是运用比喻来推明事理。如“壮于前趾”,“莫夜有戎”,“壮于頄”,“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殿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苋陆夬夬”等。本篇全部运用比喻来论证命题。运用比喻在于把深刻地,无法言明的道理,通过常见的生活事例来比喻,这是先民找到的一种理论方式。 《夬》文如诗的句子: 扬于王庭 孚号有厉 告自邑 不利即戎 利有攸往 君子夬夬独行 遇雨若濡 有愠无咎 臀无肤 其行次且 牵羊悔亡 闻言不信 苋陆夬夬 中行无咎 无号终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