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在线阅读 - 0181 科举

0181 科举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正文0181科举世家的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一是隋唐都是统一的王朝,中央集权加强,皇帝不可能允许世家大族为所欲为,因此有意压制。

    二是,隋唐两朝都是依靠关陇军事集团而取得的国家政权,因此在隋唐两朝,关陇军事集团力量强大,这自然就阻碍了门阀世家的发展。

    三是,从隋朝科举制开了先河,到唐朝科举制彻底的成熟,诸多的寒门子弟的崛起,也就渐渐地断绝了世家大族掌控人才晋升的路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家大族对于地方和朝堂的掌控力,也在逐渐的衰弱甚至消亡。

    这里不得不着重提一下科举制。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

    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不仅有分科举人、按科举人,汉朝还有考试进用,而且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隋朝有进士科。

    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的本质是唐朝开始的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以及考试黜落法,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这三种说法还是第一种说法最让人信服。

    开皇七年,隋文帝杨坚下诏每州岁贡三人,当时主要是明经和秀才两科,史称“贡举”,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

    也有人将隋代设立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的开端,大业三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将进士科的出现作为科举制度起源的标志,持隋朝产生说的人一部分认为进士科设立时间在大业年间。

    臭名昭著隋炀帝杨广也是因为这一点,才被后人评价为千古一帝。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

    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

    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

    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说是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乡试之榜明清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乙科,与进士会试的甲榜、甲科相对。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

    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会试第一名称为省元。

    殿试: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

    殿试内容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

    明清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三月二十五日,新进士和殿试官员在礼部享受御赐“恩荣宴”。

    宴后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往往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亦进入翰林院。

    “连中三元”遂称为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愿望。殿试时皇帝一般并不亲自阅卷,事实上仍由各考官阅定等。考官所取定的名列前茅者,要送呈皇帝“御览”。皇帝控制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后,新进士们即成为“天子门生”。

    自从有了科举制,放榜便成为读书人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

    放榜之后,新客进士们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喜庆宴席、打马球接踵而来,如闻喜宴、樱桃宴、曲江宴、月灯阁打球宴、关宴、雁塔提名……公私各方也乐于为这些庆宴慷慨解囊。

    月灯阁打球宴,新科进士们在月灯阁聚会打马球,他们跨马执杖,驰骋击拂,风驰电逝,四面看棚栉比,观者如山,“因之大呼笑,久面方止”,“击拂既罢,痛饮于佛阁之上。”可见唐朝文士的气质风采,以及当时那种开明的社会习尚。

    唐朝孟郊有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它为唐统治者招揽了人才,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与封建社会其他所有选举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举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

    科举制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起过促进作用。科举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造成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有一些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上升为统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却因科举失利而沦为平民。

    科举制度推动了不同等级成员之间的流动,为历代统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