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在线阅读 - 第230章 增产两成!

第230章 增产两成!

    一直在稻田内看了半个时辰,朱棣才有些不舍的走了出来。

    而这会,郭安已经带着郭二牛,蹲在阴凉下,满脸悠闲的吃着一旁箩筐里面的杏与李!

    “郭卿好是悠闲自在!”

    见到这一幕,朱棣忍不住有些愤愤道。

    “殿下恕罪!”

    郭安起身,对着朱棣微微行礼,“此种稻田,世间难有。微臣担心大量人进去观看,容易损失稻穗。

    但是,又不愿站在稻田外打扰殿下的雅兴,便与丁老将军,还有朱千户等人,躲避在此处!”

    说着,郭安又忍不住蹲下,从箩筐内拿起两个杏,递给朱棣。

    “殿下尝尝,农场的杏,味极美!”

    朱棣也不客气,这会正好转悠的累了,挥起衣袖,擦了下额头上的汗,便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

    接过郭安手中的杏,便啃了起来。

    见此,郭安笑眯眯的问了起来,“殿下,不知此稻田的粮种改造可算成功了?”

    一旁,丁尚与郭秉雍等人,立即两眼直勾勾的看向朱棣。

    说起稻田,朱棣顿时激动了起来。

    “郭卿,咱仔细的看了一圈,此稻田里的稻穗,一大半都是这般大的稻穗!而且,每一穗的稻粒都十分饱满!

    咱敢说,此种稻田,史书上都无记载!”

    “郭秉雍、郭直四位大功,丁管事与一众农场庄户,亦是大功!”

    “多谢殿下!”

    丁尚与郭秉雍、郭直等人,顿时满脸激动的行礼。

    在大明,从皇帝老朱,下到普通百姓佃农,对于粮食都十分看重。

    尤其是可以增产,还能当做良种的稻田,更是异常看重。

    凡是,出现这么一块稻田,对于那一县的主官来说,便是功绩。

    往往,等到秋收之前,很多官员、士绅、富商们,都会派人专门下到田地,寻找那些稻穗又大又饱满的稻田。

    然后将其直接买下了,单独收割,并留下来,舍不得吃,当做来年的良种。

    可以自家用,也可卖给一些大户人家。

    长此以往下来,稻谷的产量一直在缓慢的增长。

    因此,人们也都是越来越重视良种。

    而现在,他们竟然可以在这么小小的一个农场内,研制出可以人为制造稻谷增产的良种。

    只要此事传出去,天下所有人都会沸腾起来。

    甚至,陛下可以直接给他们封官。

    最重要的是,南方那几个省,尤其是江南地区的那些富商与士绅们,必然都会跑来北平府,向他们高价购买培育这些稻谷的秘方,又或者高价购买这些良种。

    当然,对于郭秉雍、郭直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成就感,名望!

    至于钱财,他们已经见识到了郭安给燕王府赚钱才能。

    他们根本不用担忧,他们立下这种大功,朱棣会舍不得赏赐财物!

    朱棣自然不会舍不得,要说燕王府做出的最好功绩,还是这片稻谷。

    哪怕是攻下高丽王京,将高丽王捉来大明;又或者从大海中捕鱼;又或者是研制出水泥、透明玻璃、白糖、手雷、燃烧弹这些……

    虽然一个个都算是不小的功劳!

    但是,在所有君王心中,还是以粮食放在第一位。

    朱棣身为燕王,自是知道,这种水稻增产的方法,对大明能有多重要。

    父皇知道后,能有多高兴!

    甚至,将其献给父皇,封个万户也不是问题。要是父皇欣赏郭秉雍、郭直等人,还有可能将其直接召进京师,赐予官职。

    想着,朱棣又有些坐不住,直接起身喊道:“丁管事,速速拿来镰刀,咱要割出一亩,看其亩产多少!”

    “是,殿下!”

    丁尚连忙应了一声,直接跳起来,往远处跑去。

    “小子们!”

    “速速出来十人,拿上镰刀,跟着咱去收割稻谷……”

    随着一声声喊叫声,整个农场都热闹了起来。

    除了正在忙活的,所有老卒都拿着镰刀,满脸兴奋的围了过来。

    “参见殿下!”

    “见过郭长史!”

    一众老卒与农场护卫,都向朱棣与郭安见礼。

    朱棣道:“此种稻田,给咱割出一亩来,咱要知道,这一亩稻谷能收出多少斤谷子。”

    一众老卒满脸兴奋的应道,“殿下放心,我等很快就割出来!”

    他们也早就眼馋面前这块水稻,很长时间了。

    一旁,郭安建议道,“殿下,也可在旁边的那块水稻,挑着长势最好的一亩,割出来,比上一番!”

    朱棣眼睛一亮,“按照郭卿之言行事!”

    “是,殿下!”

    很快,一众老卒与护卫们,便钻进稻田内,割了起来。

    上百个老卒与护卫,收割两亩稻田,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

    老卒拿着镰刀,直接在两侧掏出一亩稻谷。

    然后……

    那一亩稻谷便给割完了!

    等到两亩稻谷分别堆积成两堆,立即显现出了差距。

    一堆明显比另一堆大上一倍。

    又是一眨眼的功夫,两亩稻田收割回来的稻谷,便被一众老卒将谷粒给打了下来。

    这会,一众老卒已经开始用开了簸箕,并拿来了方斗。

    然后,再用十多个秤开始秤。

    “殿下,那一亩良种共有四百六十斤!”

    “普通稻谷为三百九十斤!”

    “竟然多了七十斤?”

    朱棣直接瞪大眼睛,看着面前那一斛斛的稻谷,十分激动。

    “足足多了两成!”

    “恭喜殿下!”

    “恭喜殿下……”

    “殿下,郭秉雍与郭直几位农家大贤研究成果显着,只要他们一直研究下去,日后亩产六百斤,甚至是七百斤,也不是没有可能!”

    丁尚与一众老卒一个个都激动的热泪盈眶,称赞不已。

    一亩地只要能多产出一百斤粮食,都可以活成千上万的百姓。

    不过,有了之前那么多物件的刺激。

    面对着这种可以增产粮食的方法,朱棣很快便回过神。

    “诸位放心,此种利国利民,造福天下百姓,稳固我大明江山社稷之事,本王必然会全力支持!”

    “去年,郭卿便给咱,向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位农家大贤请过赏。

    没想到,今年四位农家大贤便研究出如此大的功绩,咱甚慰……”

    “郭家四位大贤,每人在宛平县内赏三进宅院一座,另外每人赏白银两千两!”

    “多谢殿下!”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脸色大喜。

    朱棣再次道:“凡是帮诸位种植水稻的老卒与护卫,每人赏银一百两。

    另外,农场剩余老卒与护卫赏银五十两!”

    “多谢殿下!”

    丁尚与一众老卒与护卫们,又都是连忙满脸感激道。

    一旁,郭安都是惊了下,朱棣这一赏,直接赏了两万多两银子,有点豪横的过分。

    当然,朱棣也有些心疼,但更多的还是欢喜。

    亩产四百六十斤的良稻!

    要是郭秉雍、郭直四人再研究上几年,甚至是十多年,那岂不是可以直接翻上一倍?

    岂不是大明盛世?

    ……

    朱棣又亲自折下五个稻穗,带回燕王府。

    同时,亲自坐在桌案上,书写一封信件,找来朱亮,让朱亮亲自带着两个禁卫,将此信件送往应天。

    朱亮不敢有任何耽搁,同时也是满心激动。

    带上信件与稻穗,便马不停蹄的往京师赶去。

    至于朱棣,则是直接来到内宫。

    “不知是何喜事,竟让殿下如此高兴?”

    燕王妃徐妙云一眼便看出来了朱棣那忍不住的激动兴奋之色,忍不住有些惊诧问道。

    “哈哈哈,妹子,郭卿真是咱燕王府的贤才啊!”

    朱棣直接大笑道。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殿下,那位郭长史又给咱燕王制作出什么神物来了?”

    朱棣道:“稻种!”

    “稻种?”

    徐妙云一愣。

    “正是!”

    朱棣道,“郭卿的四位族兄,在农场研制了一年多,便研制出可以增产两成的稻种,比一旁那田地中稻谷亩足足多了七十斤……妹子,那一旁的稻谷,也都是府上从各个农庄挑选出来的最好稻种,结果差距如此之大……

    本来,咱还相信,凭借着人力,怎能改良水稻的稻种,让其增产

    没想到郭卿只是安排其族兄,在咱那农场里种了几年地,竟然就做出如此大的功绩,郭卿的功绩,已然超越了那位郭太史……

    郭太史只是开垦出数万顷良田,而郭卿此功绩,则是可让大明万万顷田地都增产,大明将再无饥荒……”

    徐妙云静静的听着,她知道,京师那位极其注重农耕。

    哪怕她刚刚成为燕王妃,腹中还怀着朱家血脉,还是被那位派去凤阳,随着自家殿下耕种田地。

    而那位,只宠太子一人。

    自家殿下虽然经常说那位也喜爱他,但与太子相比,乃是天差地别。

    而自家殿下,虽然表现的十分不介意。

    但徐妙云知道,自家这位殿下好强,崇拜那位,想要让那位对他认可。

    可惜,那位眼中只有太子……

    “恭喜殿下,殿下识人之明,任由郭长史施展其腹中贤才,能做出如此大的功绩,殿下也功不可没!

    只待陛下知道,必然会重重夸赞殿下……”

    朱棣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一脸得意,“妹子,这才增产区区两成而已,等过上几年,那些稻种增产五成,甚至是一倍,父皇必然要亲自前来巡视北平,赏赐咱……”

    徐妙云问道:“不知郭长史立下如此大功,殿下可有赏赐?”

    “这……”

    朱棣直接愣在了原地,他下意识的给忘记了。

    “殿下没有赏赐?”

    徐妙云古怪的问道。

    朱棣讪笑道:“妹子也应知道,郭卿爱财。以往,郭卿不论是发明透明玻璃,还是水泥,白糖,又或者是农场、张家湾码头,与高丽通商,咱都是将所得收益分与郭卿一成!

    因此,咱也从来没想过,赏赐郭卿什么。

    这次,自然也是下意识忘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