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之战(3)
陈国历275年-洛阳-洛口仓 十三座巨大的粮仓前,有十几个士兵正围着一个身穿玄武甲头戴狮子盔的人。 “你是什么人?胆敢擅闯洛口仓!”一名士兵盘问道。 孙海娣拿出诏书:“我是当今圣上亲封的讨贼大将军,受圣上旨意,来洛口仓取粮。” 盘问的官兵接过诏书,看了看立马抱拳行礼。 “小人不知道是孙将军来访,多有得罪,请多包涵。” “客套话就不必多说了,督粮官张行何在?叫他出来见我。” “小人这就去禀报张大人。”说完他便急急忙忙的跑回来洛口仓里。不久后还带出来一个文官模样的人,此人四五十岁,贼眉鼠眼,并非忠诚之相。见到孙海娣之后急忙行礼。 “臣洛口仓督粮官张行见过孙将军。” “张大人不必这么紧张,孙某此次前来是想请张大人从洛口仓中调出能使三万人马坚持五个月的军粮。” “这...孙将军可有左丞相王大人的亲笔文书?如若没有左丞相的亲笔文书,在下是万万不敢放粮的。”张行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都不敢直视孙海娣的眼睛,只能默默的低下了头。 孙海娣一听大怒道:“倒反天罡!孙某手持圣上御旨,这还不够吗?你竟然还跟我要左丞相的文书!你想造反吗?” 张行在一边听得冷汗直流,只能连连抱拳陪笑:“孙将军莫生气呀,此事真不由我等定夺,小的不过是个五品督粮官,如若没有左右丞相其中一人的文书,我是不敢放粮的,这是当年先帝寻访洛口仓定的规矩啊。” 孙海娣已忍无可忍,他拔出手中配剑指着督粮官张行说道:“孙谋此次进京是为国平乱,以保我大陈国祚!为何在这京师之地寸步难行,屡屡受阻!今日我不和你多言,你若是不给我放粮,我就送你去见先帝!” 张行还没等孙海娣把话说完,直接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嘴里还一直不停念叨着:“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小人放粮便是,还望将军开恩,饶小人一条狗命。” 看着张行官服里不断淌出的水迹,孙海娣只能长叹一声,收回长剑。 “那还不赶紧去运粮!五日之内,若粮草到不了潼关!我先斩你!” 张行一边下跪,一边冲着身后的士兵大喊:“没听见孙将军说的话吗?赶紧去数粮!若是耽误了孙将军的大事,你有几个脑袋也活不了!” 孙海娣一直呆到深夜,看所有粮食都被装到马车上,一车一车的运往潼关方向,他才放心离去。 …… 在孙海娣回到潼关之前,他先回了一趟京城,他把京城所有的富商大贾全部都聚集在一个院子里摆了十几桌酒席,酒过三巡之后,孙海娣向所有富商提出了想要一些银子补贴军费要求,听到此话富商们起先很抗拒,但迫于孙海娣的武力威胁,所有人都交了银子,整整一百多名富商才收了近五千两的银子,虽说孙海娣一直在说“等平叛之后当如数奉还”,但那些富商大贾却以这便是全部家当反驳,从而不了了之。有趣的是,当谢永春攻下京师之后,从这一百多名的富商大贾家里搜出了共三千多万两的银子以及金丝美玉书画古玩无数,这些钱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整个陈国十年的赋税。 五日后-兖州-潼关 江天岳听闻孙海娣即将到达潼关,便和自己的妻子孙花明早早的便在城下迎接。 黄昏时分天边远远的出现了几百辆马车和几百名护送的军士,领军的将军骑着一匹棕色的高头大马,身着玄武甲头戴狮子盔——正是孙海娣。 孙花明看到自己的父亲骑马而来,也顾不得什么大家闺秀,直接跨上一匹战马就朝他父亲飞奔而去,孙家的大小姐从小娇生惯养,不喜欢琴棋书画,也不喜欢淡抹红妆,唯独喜欢拉弓射箭,骑马弄枪。孙海娣非常疼爱这个女儿,所以什么事情都由着她的性子,这才养出来一个既会骑马又会射箭的女巾帼。 孙花明骑马技术非常高超,所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跑到了车队的前方,随即调转马头与她的父亲并驾齐驱“爹爹!你终于回来了!粮草和军饷的事情可有解决方法?”
孙海娣笑着摸了摸孙花明的头说道:“这些事情用不着我家花名cao心,你现在已经身为人妇还已为人母了,只要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就行了。” 孙花明生气的撇了撇嘴:“什么相夫教子嘛,那种事情不是我夫君该干的吗?我想随着父亲上阵杀敌” “真是胡闹,你不是才生了两个孩子,不好好在家陪孩子,跟你爹瞎凑什么热闹。”说完,孙海娣就假装严肃了起来。 “哎呀,父亲别生气嘛,花明不去了。”说完,孙花明好似撒娇一般,往孙海娣的身边靠了靠。 孙海娣,看到这一幕之后也不假装严肃了,看着气鼓鼓的女儿开怀大笑:“嘿嘿,还是乖女儿懂事,话说我的两个乖孙儿已经快半岁了,何时才取名啊?” “夫君说了,等孩子半岁之时挑良辰吉日给取一个飞黄腾达的好名字。这些天我看他天天翻阅古籍估计是为了找一个好些的名字吧!” “好!好!等那天为父再把叛贼平定,封官进爵!喜上加喜!”说完之后,孙海娣笑得更欢了。 …… 当日晚上-距长安五十里之外 一只装备精良的铁骑和步兵在一片山地安营扎寨。里面的士兵甚至战马清一色的都配备的是黑色铁甲如果仔细看在他们的头盔上,还插着一只白毛。 而另一边,谢永春和李尽忠也在距潼关七十里位置安营扎寨。 大帐内,三个身穿铁甲的男人,都在仔细的看着地图上用毛笔圈出来的一处地点。如果你凑近些看,就会发现上面写着两个大字——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