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生命里的暗,只是在诉说光的存在在线阅读 - 老房子第二个家

老房子第二个家

    我觉得,故事的开头得从2017年说起,因为那是我初入社会的第一年,踏入了社会,才感受到了生活的不同。毕业前除了读书就是吃喝玩乐,进入社会后除了柴米油盐才轮到吃喝玩乐。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读书没大用,所以最后就拿了个专科文凭。毕业后的我满腔热血,东拼西凑借了十几万,想一头扎进创业潮中,只因为听了太多的一夜暴富,我觉得自己很有头脑很有能力,很有想法也很有魄力。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现实打了一记耳光,带着资本,意气风发的入场,灰溜溜的带着一屁股的债出场。用行动验证了那句话:不经历社会的毒打,怎么能看清社会真正的样子。。。哈哈

    创业失败的我,带上大学谈了三年的女友,选择到了成都,成为万千搬砖人中的一员,或许搬砖人的形容不准确,因为我对买房的意识并不强,也觉得那种东西,对当时的自己来说太遥远了只想着打工还债。我们在市中心繁华的闹市里,找了个老房子的七楼,租了个一室两厅的房子。房子,真的很老,独栋,没有小区的说法,更贴切的形容就是城中村。七八十年代的房子,年久失修,外墙爬满了不知名的藤蔓,没有大门,扶梯是那种木质扶手加铁护栏,扶手上的虫洞,裂痕、护栏被锈的给人一种一戳就断的错觉,都在诉说着这栋楼过去几十年里的点点滴滴。我们租的房子在七楼,听房东说前租客也是两口子,在这儿住了两年,前不久准备回家结婚,在老家定居就走了。电表、水表是三家共用一个,每个月都需要有一家轮着去抄电表、水表,然后挨个去收钱。下水道也是共用一根,经常有楼下住户下水道堵了,然后上来挨家挨户平摊疏通管道费用,说辞都是“谁叫我们共用一根管道呢,没办法”。楼道里没有灯,唯一的声控灯都是旁边的邻居为了方便自家老人,自掏腰包安装了一个低瓦数的。灯光很昏黄,但在无数个加班和接女朋友回来的夜里,它是从一楼到七楼,唯一能给我们的亮光,在那无数个夜晚,他发出的光是那么的昏黄,但是在我眼里,他又是那么的明亮,照亮了那么多个夜晚,我回家的路。

    之所以看上了这套老房子,只是因为两点,第一:在市中心,交通方便,第二:价格便宜,附近但凡看起来比他新一点的老房子都要1700 ,但凡算的上小区的都得2200 ,新一点的,带电梯的都得2700 ,而他只需要1200一个月,对于包里只有几千块钱,负一代的我来说,它是多么的合适,体贴,包容。成都的生活节奏对年纪偏大的人来说是十分安逸的,但对年轻人来说是很快的,特别是我这种负一代。我的日常就是早七点起床,家门口四十分钟的公交车到公司,堵不堵车都一样,因为每个工作日都一样堵。。,一天的搬砖,到家晚七点多。之所以我们俩租了个两室一厅,因为我mama从外地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在mama休班的时候,对我来说最美的事就是下班回家后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不过一般时候都是我做饭,对象洗碗,因为四川男孩子普遍才是能下得厨房的那个,做的一手好菜。厨房不大,但对于我来说,能做饭,够用就行了,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唯一的缺点就是排烟跟不上,每次做饭都得把家里的窗户全都打开,不然得呛死个人。要是说每天最放松的时间,那一定是吃完饭不用洗碗,在阳台窗户边点上一根烟,静静的吹着风,看着外面城市的高楼大厦,大城市的夜空很亮,以至于看不清星星的样子,看不见夜空本来的样子,满眼霓虹,花花世界,它虽然总是压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为之负重前行,但是夜晚的样子,满眼霓虹,万家灯火,也让人不觉中会爱上它的美。。

    我在那儿住了差不多一年半,直到我离开成都去了天津,并在那半年后,我的女朋友,mama也陆续搬离了那儿,这一年半时间很短,却有太多的故事讲不完,太多的开心、难过、委屈、成长。去年回去时,我特地想去看一看,很想看看那个开始的地方,充满回忆的地方,但是当我快走到的时候我却不敢再往前一步,甚至楼下的街道我也不敢去,只是点了根烟,远远的看了会儿,在心里对它说了声再见,或许是再也不见。。。

    附言:家不一定是在住的地方,住的地方也不一定是家,但有家人,有柴米油盐,鸡毛蒜皮,能遮风挡雨的那个地方,它一定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