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情系菲菲难自禁,兄弟情义难两全 中
秦王政微微一笑:“不一样,有些是很急的,比如这里黄河泛滥,关中今年遇上旱灾,灾民需要开仓赈灾,这时间不能等,一个旦夕等待就是成千上万百姓可能面临生死!” 赵高突然记得秦律,于是提示道:“秦律,治灾不救灾!” 秦王政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酒,真的不能再喝,对的,我大秦律法,治灾不救灾!吕相……” “吕相用的是山东六国的方法,救灾,大王,你真的要跟吕相以理相争么?” 秦王政点了点头,的确,现在真的不是时候,摆在自己面前的吕不韦犹如一座大山,自己根本搬不开。 “大王,有的时候还是要出去走一走,或许有办法!” “嗯,那去哪呢?” “常春府!” “不行,不能将阿丹置于火上烤!” “或许去阿房宫,这个理由!” “好是好,要过段时间才行!” 赵高明白,这栎阳殿很多人关注,今天燕太子已经来过了,不能走的太近,所以要过段时间,避避风头。 “嗯……,明天将寡人的令牌交给阿丹,允许他可以自由出入阿房宫!” “大王,这不大好吧!” 阿房宫里面的女人都是六国送来的公主,都是希望秦王能看上,实际上并不大,大大小小十来座庭院,里面婢女比较多,毕竟里面都是公主,娇生惯养的,秦国给每个公主都派了两个侍女侍候,加上她们自己带来的婢女一般是五、六个侍女,最多的是楚国莉莉公主,除了自己带来的人数,华阳太后从自己身边安排了四个侍女过去,所以楚国莉莉公主身边有十多个侍女,比其他人多多了。 既然都有可能成为秦王的女人,那么,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随意进出的。 “嗯……燕国有没有公主住在里面?”秦王政突然想到燕国的公主。 赵高眼睛一亮:“对对对……,燕国的嫣然公主也在里面!” 赵高记得,自己曾提醒大王善待嫣然公主,大王当时说,不管不顾就是最好的善待,虽然现在还不明白,但是大王既然对阿丹这么重情义,不会有错的。 秦王眉头一挑:“那就是了,阿丹可以探访一下自己的meimei,这总可以了吧?” 赵高双眼一亮:“大王说的是!” “如果阿丹看上哪位公主,嫣然公主可以让这位公主到她自己的庭院里面聊天,不就可以了?” “大王说的是!”赵高轻轻一叹,秦王的心思真的很多。 “明天一早拿我的令牌去传我的口谕!” 赵高明白,现在的大王是没法以文书形式通知的,只能口谕,自己有大王令牌就可以了。 “嗨!” “还有……打探一下嫣然公主的情况,包括她的喜好,脾气,性格等!” 赵高一愣,这是做什么打算?之前晾在一旁一年多,现在打听,这是…… “怎么?”秦王政看赵高发愣,于是提醒一下。 “嗨!”赵高马上应道。 大禹山下,万千人在开凿沟渠…… 大禹山上,郑国站在最高的地方,俯视着所有工地,身后就是河渠令黄剑和自己长子郑智,远处一道身影慢慢走近。 来人正是秦王政,河渠令没有见过秦王,自然不认识,郑智见过,但是不知道此人就是秦王,自己记得当初自己和家人来到秦国,还没有安顿好,就是此人带着父亲回来的,当时家人团聚,他就离开了。 “你是……”河渠令看着来人,来人的气度非凡,绝对不是普通人。 秦王政也没有解释,倒是看向郑国。 “老师,我来了!” 河渠令黄剑一愣,自己可是见过郑国的所有弟子,他的弟子都在工地里,分区域负责,没有一个想此人一样,气势逼人,但是既然是郑国的弟子,自己就不用紧张了,自己在这不只是与郑国对接事务,重要的是保护郑国,只是此人好生无礼。 郑智也眯着眼看着这个父亲最小的弟子,父亲新收了徒弟,自己居然不知道? 郑国转身,刚才的对话自然听见,很清楚秦王不想暴露自己身份,也对,越少人知道越好,越安全。
“阿智,我要和阿正说几句话!” “我……” 郑智一愣,父亲为何与徒弟说话要避开自己?这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怎么?为父的话也不听了吗?” “是……”郑智一礼,转身离开了。 河渠令很清楚郑国也让自己走,但是…… 河渠令脚步根本没动,因为自己要盯着郑国,上头有人交代过的,韩人不可信,要堤防着点。 郑国也无奈地看了一眼秦王政,毕竟不是自己的下属,说起来这个河渠令黄剑还帮了自己很多。 秦王政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从怀里摸出一块令牌,黄剑眼睛直了,那可是秦王令牌,眼前之人应该不会是秦王本人,难道是秦王身边的人? “你是河渠令黄剑对吧?” “大人你是……” 秦王政并没有接话,而是缓缓继续说道:“听说你父亲这一代就随着华阳老太后来到我大秦,当时你夫人徐小丽一起来的,对吧!” “是的,来秦国已经四世了!”黄剑一听,就知道来人一定是位高权重,才能知道这么清晰,马上说明,父亲一代来秦岁数已经四十多,在秦国立足后,举家搬迁到秦国,现在长兄都有孙子了,所以算是历经四世,四世是一个坎,很多时候看是不是本地人,一般要历经四世,历经四世就可以自称老秦人了,这如同世家,百年世家,一般贵族经历四世就可以称为世家了。 秦王政点了点头,知道黄剑的意思,虽然黄剑有些说话投机取巧,他这四世是四世同堂,正在经历四世,实际上满打满算也就最多四十多年,但是人家祖孙三代都为大秦效力,虽然不是老秦人,也算是新的关中人士,也值得可敬。 “楚国玉山人?玉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