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犬子汉高祖在线阅读 - 第一一零章 高屋建瓴的由来

第一一零章 高屋建瓴的由来

    陈平绝对够资格成为太极阴阳鱼,因为他自小就酷爱读书,最喜爱的就是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

    让刘执嘉印象最深的几件事,不是陈平向刘邦辩解自己没有盗嫂受金的坦然,而是能察觉人性中的弱点,并准确地避免和利用。

    在项羽迁怒于殷地被刘邦攻破,而要杀尽曾平定殷地并镇守的文官武将时,及时逃跑去投奔刘邦;

    发觉渡黄河时,水盗兼船夫对他起了贪婪之念,打算杀人后搜索财物时,脱掉上衣扔在船上,以显示自己腰间和衣裳中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还主动帮忙撑船,以激发水盗的恻隐之心;

    利用项羽的自尊多疑,和项羽手下大将的贪婪,重金活动,从而成功地反间范增告老还乡,消除了项羽手下最危险的谋士,让类似鸿门宴的威胁不再发生;

    当然,对人性的贪婪、对名利的追逐,让他脚踩刘邦示意答应封韩信为齐王,从而才能调动诸侯有了垓下之战的大捷

    --------

    甚至连人的感恩之心有时也是弱点,也被陈平利用来说动将领纪信甘愿为刘邦替死!

    这样的陈平无疑是可怕的,但这样的人也是无敌的,因为人性永远存在弱点。

    就说这次建议刘邦会猎云梦,就是一个阴谋里的阳谋:

    云梦属于楚地西部边界之地,你韩信作为东道主难道能不来吗?

    在云梦泽打猎,难道韩信不知道是猎人之意不在鹿吗?

    可师出须有名,人家刘邦又没说你韩信造反、又没说前来镇压,你韩信

    能公开反叛吗?要知道,其他诸侯王这时也要来,你韩信敢在天下人面前对刘邦不利吗?

    既然不敢公开造反,只能老老实实前来见刘邦,还不敢带兵。

    那么要拿下韩信,不就是一个力士就可以吗?

    果然,不久之后刘邦就回到了长安,随行的车驾里绑着韩信。

    但是,如何处置韩信也成了一个难题。

    如果说,不敢当然更大可能是无心真的公然造反,让韩信只能乖乖地来拜见刘邦,甚至为了取信刘邦,还逼死了投奔自己昔日好友、项羽大将钟离昧,向刘邦献上了血淋淋的人头。

    可同样,面对没有公开造反的韩信,刘邦不忍也不能杀掉啊!

    于是,在韩信抱怨自己不被刘邦信任,引用了范蠡那句千古流传的“鸟尽弓藏”后,刘执嘉还得知了“高屋建瓴”这个成语的由来,更加感慨要论智力,前世的二十一世纪之人根本没有骄傲的本钱。

    “还是大臣田肯会说话啊!朕也就满足他的心意了。”

    刘邦苦笑着对父亲刘执嘉道。

    原来,田肯首先恭喜刘邦能成功不费力气就擒拿了韩信,并且又定都关中,恭维刘邦的英明,说定都关中后,以故秦之地,足以自保又便利向东出兵,就像在很高的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倒下来,居高临下、势不可当。

    好像在前世的记忆里,这“高屋建瓴”一般是赞美咱们的领导或者老板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的?

    当然,能擒拿韩信、定都关中,难道说刘邦这老板厉害,不也全在话中吗。这田肯可真会拍马屁!

    关键是,在拿这几句话让刘邦开心后,田肯才露出了自己的真心思,说齐国东有琅邪、即墨的富饶,南有泰山的险固,西有黄河的险阻,北有勃海的地利;土地纵横两千里,和其他诸侯国相隔千里,如果诸侯出兵百万来攻打,只要二十万兵马就可以抵挡住。和关中的故秦一样重要,所以不是至亲后代,不能派去当齐王。

    听听,这田肯怎么这么会说话!

    既顺应了刘邦打算剥夺韩信楚王之位的意愿,又指出了解决异姓诸侯王的办法对策,那就是分封刘氏家族中人去镇守齐楚之地,解除造反谋叛之忧。

    更绝的是,没有直接提韩信这个楚王身份,而是说到齐国的重要性,这话里就在暗示刘邦——要知道,这故秦之地和原来齐国的大片江山,可都是人家韩信为你刘邦打下来的。

    虽然如今这天下姓刘,你不让韩信当楚王可以,但韩信总可以将功抵罪吧?

    于是,深知田肯话中有话的刘邦,就卖了田肯一个顺水人情。当然,真要杀掉韩信想来在朝中肯定也会遇到极大阻力,何况这更会激起其他如英布、彭越等异姓王的恐慌而生变的。

    于是,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也就是名义上只能守着老家淮阴那小块地盘了,并且刘邦只是让韩信享受食邑,人却软禁在长安不再放虎归山了。

    “陛下,既然刘肥为齐王,又分原来楚地为二,让刘交为楚王、刘贾当了荆王,想来还须尽快确定群臣功劳位次,包括其他刘族中人的爵禄高下,以安众人之心才好啊。”

    接着这个气氛宽松的机会,刘执嘉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家事即国事,没办法。你皇帝的亲兄弟刘交、亲儿子刘肥和堂兄刘贾都当王了,其他也姓刘的总不能连汤都喝不上吧?

    至于那些功臣们,就更会着急了:这天下可几乎都是他们打下的,总不能全拿给刘家族人坐享其成,王当不上了,可封个侯什么的,还是可以指望吧?

    “父亲此话说得在理,此事确实已迫在眉睫,朕已经在着手此事,第一批十人已经拟定,且先发布以看群臣舆论如何。”

    刘邦对父亲点头称是。

    是啊,这事情重大又紧急,但却不能草率,要知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个王侯爵禄,可都是能够让子孙后代世袭的。

    僧多粥少,又要争取一碗水端平,否则就很可能重蹈项羽分封不均、天下大乱的覆辙。

    分成几步来,确实是更稳妥。

    “陛下英明。”

    刘执嘉由衷地赞许儿子刘邦在此事上的应对。

    于是,按照战功多少,汉六年十二月,刘邦公布了第一批封侯功臣的名单。

    而这名单一出,果然引起了群臣尤其是武将们的不服。

    而这场分封风波,又以刘邦以及包括刘执嘉等多人的智慧,而避免了进一步发酵,从而造成更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