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中医崛起(下)
“请去职御医,各地名医之事,还得辛苦中堂大人。【】し” 选址、定名简单,哪里都可以,什么字号也成,真正难得是请人,桂顺没这个本事,他李大成做个屠夫够资格,请人,只怕会把人吓跑的。 “去职御医、各地名医,教习直鲁学童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哪处州府没有遗孤,小老弟,多选一些吧” 李二神将是个能成事的,南边药材大卖之余,不忘建造医府,对此李鸿章也是佩服的,但佩服归佩服,该下套的时候,他也不会留手,近些年大清灾荒连连,卖儿卖女的事儿,在大清各地寻常可见,若财大势雄的李二神将,能多担待一些,也算是一桩惠政。 “人太多,养不起” “养不起小老弟,一剂活血解毒汤不过五钱重,却要三两多银子,大清药市一年的大苦大寒药材,何止百万斤 祛瘟堂所售药材,至今不过十万斤之数,若是全部卖完,金山银海呐 你手里的银子,只怕早已富可敌国了,几万学童与十几万学童,对你而言又有何区别” “老李,你可不能昧着良心说话,此前药材换军械,老子要过朝廷一分钱吗” “小老弟,你也不能昧着良心做事儿呐此前药材大卖,朝廷可收过你一分银子的厘金” “你口中的十几万,等做的时候,怕就变几十万了,几十万学童,谁他妈养得起 即便养得起。山东地少人多,粮食本就不足,多几十万人,就是多几十万张嘴,就是有银子粮食何来” “小老弟。此次和谈,借款要用的第一处所在就是运河,此事太后已然点头,漕运一开,山东经略五七省的粮食,这事儿不是你谋划的 你问我粮从何来。是在说笑吗” “聚众几十万,朝廷难免忌惮” “这又是说笑了,几十万学童而已,哪个会忌惮在孔孟之乡开医府,又有哪个敢反对” “这么大的学府。总不能以商家的名义开吧” “哪个说过用商家的名义开 罢了既然贝勒爷有此心,那老李就给你解决一个麻烦,祛瘟堂售药所得,大部用于建造齐鲁医府,此事由老夫牵头,众臣佐之,太后那边也不会多说什么了。” 一番问答之后,李大成算是被老李给套牢了。当然他心甘情愿也是个前提,未来的几十万学童,想想都令人兴奋。至于李鸿章口中的麻烦,在李大成看来却没什么。 诸洋鬼子可不傻,药材获益也就在这段时间,几千万两银子应该可以到手,之后想要劫掠般大赚洋鬼子的钱,没可能的以货易货人家也会提价。枪炮买卖,人家也可以是暴利的。中医进入欧美各国之后,也能找出相应的替代药物。祛瘟堂的药材,可以赚钱,但暴利也就在这几个月而已。 不要忘了,桂顺身后还有一个振威军,装备三十万振威军,花费也不是一个子儿两个子儿,老娘们老了,只要桂顺能服服帖帖,有些事儿老娘们那边也会大不见小不见,真的要玩杯酒释兵权、火烧功臣楼,老娘们也得好好思量一下。 “就依中堂大人所言,中堂大人筹谋,咱们出银子就好。” 定下了齐鲁医府之事,中医的崛起,也就成了十拿九稳的事儿,将医府放在微山,李大成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微山一带也算是他的一个大本营,家乡的父老都在那边,医府建立之后,微山周边也会成为一个特别的所在,做起事儿了也会方便很多。 之后,诸洋鬼子一边谈判一边拉拢中医,李鸿章跟桂顺也是一样,但与诸洋鬼子相比,两人的优势要大的太多太多,一道政令下去,绝大多数郎中都要听令的,中外有别,能被洋鬼子拉拢的中医终是少数,现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心向大清的。 至于谁主导这个事儿,李大成更不在乎,谁出钱谁主导,而不是谁倡导谁主导,没了银子哪个又能玩的转医府呢 筹划齐鲁医府,也能看出李鸿章的本事,钱不用他老李出,他自然敢胡咧咧,大清的权贵精英阶层,逃不过立德立功立言这六个字,建齐鲁医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中的利益,对中医名家们来说也是不可抗拒的。 著书立说,医府出钱;整理典籍,还是医府出钱;齐鲁医府筹建之事,被李鸿章说成千年以来杏林第一盛事,也不算什么虚言,立德立功立言,全在齐鲁医府,许多告老的御医、赋闲的名医,都会耐不住寂寞的。 筹建最大的中医学府这事儿,也不会侵害大清官员们的利益,李鸿章振臂一呼,百官自然群起响应,难得,山西的老娘们也发来了八百里加急,除了赞许一下桂顺、李鸿章会办事之外,老娘们也会做人,她在太医院之外建了一座医府,当然这座医府是不存在的,现在只能依附于齐鲁医府,它的作用就是给齐鲁医府的先生们,一个太医院的闲散官职。 李大成虽说也不待见那老娘们,但老娘们的这一手,也委实厉害,许出一些没有俸禄的不入流或是六七品官职,一下就帮着齐鲁医府收拢了很多人心。 老娘们想通过李大成建的医府为大清积累人望、人心,这也是白扯而已,医府的财政抓在他的手里,稍微动作几下,李大成就能让感恩戴德变成怀恨在心,大笔的银子在手,这样的文章太容易做了。 学府的中医们想做事,先来一个朝廷不许,再来一个我来扶持,这样的事儿做个几回,老娘们的手段就会被轻松化解。 筹办医府这事儿。也逃不过诸洋鬼子的耳目,这段时间世界对于中医也是极度的推崇,因为这个,建医府之事,也被拿到了谈判桌上。原因无他,洋鬼子们想偷师而已。 这个也是李大成早已想到的,可以但要交流,你们可以派来学童或是学生,咱们也得派去学童或是学生,你们学中医。我们的人就要学你们的技术,想要参与交流,各国的教育界必须全部开放。 大清拥有的东西不多,而大清要学的东西却不少,几十万学童。将来就是几万、十几万夯实国家基石的人才。 中医的崛起已经成了定局,因中医而引发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方必然要占大便宜的,因为如今的大清欠缺了太多东西,因为国家地位的缘故,大清的学子们,也很难大批量的进入西方大学学习,有了医府的文化交流。这些人为的障碍,虽说不能一举铲除,但所剩的也不多。 派遣大量人员出过留学。现在也基本只剩钱的事儿了,钱对李大成来说无所谓,现在就很多了,以后还会更多,不说别的,北面就有沙俄这个大金矿。劫掠开始之后,他能掌握的资金。打几个滚应该不成问题。 在交流之事上,桂顺轻易的点头。让李鸿章有些诧异,他眼中的李二神将应该是仇视洋鬼子的,桂顺同意交流,也就是李二神将同意交流,这事儿在李鸿章看来,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为此,他又跑了一趟贝勒府,李二神将太难以捉摸了,老李只怕那李二神将心里又憋着坏呢 当听到李大成说出,要学西洋科技的时候,李鸿章就释怀了,这事儿不错,眼光算是长远。 “老李,学府有了轮廓,这学府是不是也该有个座右铭呐” “嗯小老弟的说法不错,该有,小老弟这边有个什么说法呢” “富国强民、泽被苍生” “啊 富国强民、泽被苍生 嗯算是不错,可以” 惊异于泽被苍生四个字,能从李二神将口中说出,李鸿章听了就是一愣,想要富国强民,这个李鸿章不能否定李二神将,但泽被苍生四个字,谁都有资格说,唯独这李二神将没资格说。 不过半年的时间,李二神将一路走来,害了中外成百上千万条性命,说他是涂炭生灵也不为过,他说泽被苍生这四个字,恬不知耻啊 “怎么老子没资格说吗” 听出李鸿章在惊异什么,李大成也有些恼怒,这段时间他所做的事儿,为自己谋划的不多,除了从王五等人那里学艺,他有不少私心之外,他做事儿从私人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少的可怜当然,女人的事儿除外。 “呵呵,在老李看来,小老弟委实 小老弟,你心里都在想什么 老夫纵横三十年,看不明白的年轻人一个也没有,你李二神将是独一份儿” 若李二神将能称作是泽被苍生,他李鸿章就是圣人了,咧嘴一笑,李鸿章问出了困扰他许久的问题。 “富国强民,泽被苍生 当然,富国强民在前” 这也是李大成的实话,想家财万贯,想侍妾成群,没必要玩这些,富国强民、泽被苍生,这就是他要做成的事儿,当然国是中国,苍生也是有范围的。 “嗯多少有几分可信,但老李不全信 不说别的,建齐鲁医府这事儿若是成了,若真能造就几万名医出来,小老弟可以勉强算作是泽被苍生了” 这也是老李心中的一个惆怅,怕只怕李二神将拿着齐鲁医府做幌子呐 “哼这个你不必担心,老子说话做事,还是有原则的,说是建齐鲁医府,老子就一定会将他建起来,谁挡道儿,老子杀谁 齐鲁医府,事关中医崛起,也关乎一国之地位,国人之尊严,老子至今为止还没卖过国呢” 齐鲁医府,李大成自然不会让他垮掉,不说中医的作用,打仗总需要军医的,没有军医,就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为了振威军,李大成也不会让齐鲁医府胎死腹中。 “哦明白了,小老弟的用心良苦呐 我说你为何要卖药给诸列强呢 津沽血战,只是你的幌子,借战场生瘟,以瘟疫退敌,拢南方药材,示好与列强,换枪炮强军,借列强之力强我中医,借中医之力培养洋务人才,这一个圈子下来,我大清占了天大的便宜啊 老了不没老我老李也远不如小老弟啊你的老师是谁谁人能教出如此人才啊” 接触至今,李大成办的许多事儿,老李也亲历过,默默的回想一下,李鸿章也被吓了一身的冷汗,这李二神将太妖异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演了这样一场大戏,心智之高令人心悸啊 想到这里,李鸿章也庆幸当时自己被李二神将逼了回来,不然恐怕死无葬身之地啊 “巧合而已” “老李不信” “愿信不信,今天过后别来找我,找你也找不到。” 和约即将签署了,至和约签署、洋鬼子撤军这段时间,李大成也帮不上桂顺什么忙了,一旦洋鬼子撤军,老娘们就要回銮,这个时候呆在贝勒府,就不怎么合适了,有些人还是要防着的。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