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在线阅读 - 第18章 英雄慷慨赴国殇

第18章 英雄慷慨赴国殇

    527年,正月,殷州。

    葛荣在白牛逻一役大败官军,阵斩章武王元融,军威大振,之后又干掉了广阳王元渊,消除了对自己权力的威胁,在叛军内部的地位已经稳固,开始四处出兵攻占州城。

    定州现在有杨津在坚守,是个硬骨头,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葛荣决定先南下去打殷州和冀州。

    殷州是北魏在定州和相州之间新设立的一个州,刺史是崔楷。崔楷出自博陵崔氏,为人严烈刚梗,素有才干,他临危受命,带着一家老小信心满满地去上任,结果到了殷州治所广阿一看,完全是一穷二白的状态,粮草储备守城器械啥都没有。崔楷一看这个情况也没法守城啊,赶紧给朝廷上表请求援助,说殷州处于四方冲要之地,西通群山,东临原野,当初国家太平的时候尚有贼寇出没,当前天下大乱,这里就更不好守了。现在北有葛荣的大军,南有很多小股贼寇,估计城下之战早晚要打。我承蒙朝廷信任来防守殷州,自当尽心竭力,但现在问题是州府刚刚成立,仓中没有斗米,库中没有尺兵,想好好守城也没办法啊,希望朝廷能在物质方面支援一下,我保证能尽快肃清州内叛军,保土安民。

    胡太后收到崔楷的上表,觉得要求也很合理,于是诏令元徽等人去商量解决办法。但现在北魏连年出兵平叛,钱粮物质已经非常紧张,崔楷又没有给元徽等人好处,最终毫无悬念没有等到任何支援。

    葛荣派人打探了周边的情况,知道现在殷州防守薄弱,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于是迅速率领叛军主力兵临殷州,开始攻城。

    崔楷自知敌强我弱,又没有守城器具,基本没有任何胜算,但他不想放弃。自己身为刺史守土有责,博陵崔氏的郡望门廷也不容辱没。

    宁可战死城头,绝不临阵退缩。

    于是崔楷勉励士卒,同时严令自己家人不得离开殷州,誓与州城共存亡。众将士看到崔刺史如此,莫不感泣。殷州在葛荣十几万大军的攻击下,坚守了五天,官军死者相枕,但无一人叛逃,终因众寡悬殊,城池被叛军攻破。崔楷被俘之后依然执节不屈,被葛荣杀害。殷州陷落。

    葛荣占领殷州之后,马不停蹄兵锋东进直抵冀州,包围了冀州州城信都。

    信都守将是冀州刺史元孚,他一面领兵据守,一面派人飞书到洛阳请求支援。

    胡太后和元诩听闻殷州失守,冀州被围,大惊失色,来不及追究元徽等人后勤支援不力的责任,赶紧问这次该派谁去救援。

    大臣面面相觑。元渊已死,原来的北讨大军也已经解散,花时间再组织起来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统帅之人实在难找。元渊曾经的右都督裴衍倒是还在,但他的能力还不足以担当重任。剩下的元氏诸王和大臣里实在找不出能统帅大军的人了。

    当时正值萧宝寅在关中败退,西北也乱成一锅粥,朝廷已经焦头烂额,结果救援信都的事情拖了两个月什么也没做。

    三月的时候,朝廷突然意外得到一个来自西北的好消息,原夏州刺史源子雍率部驰援关中,屡破叛军,目前已经收复了潼关。

    源子雍三年前以一己之力平定夏州和东夏州的叛乱,厥功至伟,但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源子雍对此倒也没有什么怨言,他是个视家国安危为己任的人,保境安民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封赏什么的无所谓。他继续以夏州为基地,在西北一带领兵四处平叛。今年正月萧宝寅的西征大军溃败之后,万俟丑奴的叛军肆虐关中,接连攻陷泾州、豳州和北华州,包围了华州。当时源子雍刚刚平定了黑城的叛乱,听闻关中危急,不待朝廷下令,主动率领麾下士兵以及招募的夏州城民南下救援。

    源子雍依旧生猛无敌,在锯谷生擒贼帅康维摩,在杨氏堡大破贼帅契官斤,在曲沃堡大破贼帅纥单步胡提,在白水大破贼帅阿菲,一路势如破竹无人能挡,两月之内转战千里,从黑城一直打到潼关。当时潼关已落入叛军之手,听闻源子雍过来了,叛军不敢应战弃关西逃,源子雍得以顺利收复潼关。

    当时对朝廷来说,潼关以西已经是一团乱麻,音信不通,里面是什么情况根本不清楚。皇帝元诩一度打算效仿先王拓跋焘,御驾亲征去西边平叛,无奈自知水平不够一直下不了决心,此时听闻居然还有个这么能打的站出来替朝廷收复了潼关,大喜过望,这回不用自己亲自上前线了。元诩赶紧派元徽亲自去潼关宣旨慰劳源子雍,加封他为中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乐平县开国公,食邑五百户。

    尽管源子雍战功卓著,但由于资历还不太够,朝廷最终还是把关西的军政大权交给了萧宝寅,源子雍则等待进一步安排。

    元徽回到朝廷后,终于办了件正事,向元诩和胡太后推荐源子雍去讨伐葛荣,说这个人能打,让他去肯定能行。

    胡太后正愁无将可用,一见终于有人选了,非常高兴,马上任命源子雍为北讨大都督去讨伐葛荣救援信都。

    源子雍受命,立刻整理队伍收拾行装,带着儿子元延伯赶赴洛阳,准备北上平叛。但是北魏连年内乱,现在军械物质都极度匮乏,出兵的准备工作折腾了两三个月才搞好。

    结果源子雍这边还没出兵,北魏内部又出乱子了。

    殷州和冀州的南侧是相州,过了相州再向西南四五百里就是首都洛阳了。朝廷鉴于相州位置重要,在七月的时候派遣乐安王元鉴去把守,期望他能做好相州的守备工作。元鉴本身也是个没啥本事的人,当初元法僧叛乱的时候,元鉴曾经奉命出兵讨伐,结果被元法僧打得落花流水,单人独骑弃军而逃。奈何宗室亲王的身份就是好使,没多久元鉴又被重新启用,先被封为青州刺史,这次又被任命为相州刺史。

    朝廷也不是不知道元氏诸王大部分都是笨蛋,但之所以还愿意用这些人,是因为他们尽管能力普遍不行,但忠诚度应该没问题,毕竟是维护家族自身的利益。甚至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亲王能力不行反倒是好事,因为不会对皇权产生什么威胁,于是就出现了屡败屡用的怪现象。

    谁知这个元鉴是个异类,不光能力不行,忠诚度也低得发指。当初元渊背叛还可以说是被迫害的无奈之举,元鉴则不知道是怎么个脑回路,刚到任没几天,看到北魏国内大乱,葛荣那边又发展得红红火火,居然直接举州投降葛荣了。

    于是源子雍的第一个任务变成了去打相州,平定元鉴的叛乱。

    此时源子雍的部队已经准备停当,接收到新的任务,立刻帅众向相州的治所邺城进发。

    元鉴听说朝廷大军过来了,他没怎么听闻源子雍的名声,所以也没太当回事,派他的弟弟元斌之领兵在路上截击。

    八月,源子雍大军行至汤阴,暂时安营下寨。元斌之以为有机可乘,遂率军夜袭。源子雍久经沙场,岂能这么简单就被暗算。他设下伏兵,将元彬之的偷袭部队包了饺子,元彬之本人侥幸逃出,一路拼死跑回邺城。源子雍趁机跟进,兵临邺城城下。

    元鉴见元彬之大败而归,痛骂他一顿,派他赶紧去葛荣那里搬救兵。

    元彬之刚走没多久,另外两路讨伐元鉴叛乱的部队也抵达邺城,一路是裴衍的部队,一路是李崇之子李神轨的部队。三军会合,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元鉴哪见过这样的阵势,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面对源子雍的大军,元鉴基本没有还手之力,没几天邺城就被攻陷,元鉴被杀,传首洛阳。当时葛荣正在全力攻打信都,没精力分兵救援,后来听闻邺城已被官军占领,也就不再理会。

    朝廷一见源子雍果然厉害,这么轻松就平定了相州叛乱,马上把源子雍升为镇东将军,改封阳平县开国公,食邑两千五百户。裴衍则被升为假镇北将军,封临汝县开国功,食邑一千五百户。李神轨现在是胡太后的宠臣,这次出来只是刷个履历镀镀金,不在乎这些封赏,直接回朝复命了,源子雍和裴衍则继续留在邺城,休整队伍准备讨伐葛荣。

    但元鉴这么一耽误,信都那边已经坚持不住了。信都自春天被围,直到冬天都没有等到救兵,内部粮草断绝,兵众力尽,终于在十一月的时候被葛荣攻陷。冀州刺史元孚、元孚的哥哥防城都督元佑等人均被俘虏。葛荣入城之后,为笼络部下,将城内百姓全部驱逐出去,空出房屋让叛军居住。冀州百姓无处避寒,冻死者十之六七。

    葛荣想昭显自己跟其他叛军首领不一样,并非滥杀无辜之人,于是没有直接处死元孚兄弟,而是召集手下将士开了个公判大会,一起讨论处置方法。元孚和元佑也算是有骨气人,争先把守城拒降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其他被俘的都督潘绍等数百人,则纷纷请求以身代元孚受死。葛荣见状,对手下众将感叹道,这些都是北魏的忠臣义士啊,你们要多跟这些人学学。于是将众人关押起来,一个也没有杀。

    信都失守之后,胡太后坐不住了,即刻任命源子雍为冀州刺史,北上收复失地。

    胡太后这招颇为不厚道,治所都没了,这个冀州刺史明显是个空头支票,能不能兑现就看你源子雍的本事了。

    源子雍没有出兵。他这么做并非害怕葛荣,而是基于更理智的战略考虑。现在葛荣新得冀州,士气正旺,而且叛军现在有十几万之众,官军这边不过数万人,众寡悬殊,现在出兵很不明智,还有更好的做法。他给朝廷上了个奏章,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对策。现在正值北方的寒冬,葛荣的叛军缺衣少食,全靠着四处抢掠过活。信都虽然被攻陷,但城里早就没粮了,葛荣还是得不到任何补给。而官军这边虽然人数较少,但都驻扎在城内,兵卒保暖,后勤优势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策略就是坚壁清野,不与叛军正面对战,叛军没有粮食,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乱。

    源子雍这招简单直接切中要害,如果能据此实施,对葛荣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无奈关键时刻队友不给力,这时候裴衍那边又出幺蛾子了。

    裴衍出身河东裴氏,本人也确有一定才干,但问题是有些自负,为了显示与众不同,早年甚至辞官不做跑到嵩山修道多年。奈何天不遂人愿,隐居时候基本没人理,重新出山之后,也一直未能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早先给元渊做副手也还罢了,毕竟人家是皇室亲王,但这次平定元鉴没能拿到首功,还处处被来自西北塞外的源子雍抢了风头,心中颇为不服气。裴衍决心在讨伐葛荣的过程中挣回面子,于是多次给朝廷上书,主动请求出兵去打葛荣。

    现在北魏朝廷里庸人当道,包括胡太后在内,没人能理解源子雍的策略,倒是对裴衍主动请缨的做法大加赞赏。于是降旨催促源子雍和裴衍马上出兵,不得拖延。

    出兵就出兵吧,但问题是圣旨里居然没有给源子雍和裴衍分主次,不知道谁听谁的。可能朝廷觉得人多力量大,一拥而上把葛荣灭了最好。但行军打仗,统一指挥是最重要的,各自为政令出多门乃军中大忌。

    源子雍发现这个严重问题,赶紧给朝廷写信,说陛下最好能听从我原来的建议,坚守勿战。如果实在要打,请派裴衍自己出征,我留下来镇守邺城;再不行,就请让裴衍留在邺城,我自己去打葛荣。如果非要让我们俩一起出兵,恐怕会有大问题。

    源子雍言辞恳切,奈何朝廷方面无人理解。裴衍都主动请战了,你居然不想跟人并肩作战,这不是故意制造事端,显示官军内部不团结么?不行,赶紧一起去。

    源子雍见圣旨措辞强硬,知道再辩解也没用,只好跟裴衍各自率部从邺城出发北上。

    官军进入阳平郡境内,源子雍认为已经到了叛军的活动范围,建议先安营扎寨,等打探清楚葛荣大军的情报后再做安排,但裴衍现在热血沸腾不冷静了,跟源子雍说兵贵神速,你不走我自己走。碰到这么个队友源子雍也没有办法,他知道裴衍如果孤军深入,必败无疑,他不能眼看着队友陷入危险境地,只好也继续向前走。结果行至漳水附近,遭到葛荣十万大军的突然袭击。

    葛荣也是个有谋略的人,源子雍考虑到的情况他也考虑到了。现在叛军的优势是人多势众,士气也还不错,劣势是后勤粮草不济,所以只能速战速决,拖久了就会很麻烦。他非常担心官军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听闻朝廷否决了源子雍的建议,命令官军主动出城野战,葛荣大喜过望。他也知道这次的对手源子雍很厉害,但如果双方在平原地区进行正面对决,官军就失去了城防优势,这时可以用人数来弥补战斗力的差异,只要能保证队伍不溃败,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葛荣激励将士的水平也很不错,他跟叛军将士说,诸位二次造反,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只能跟官军决一死战。这一仗如果打赢了就吃穿不愁,如果打输了大家都完蛋谁也别想跑,希望诸位听我指挥,别怕死,干就完了。

    叛军大都是原来的北镇镇民,对朝廷不满已久,最近又迫于饥寒,知道只有跟着葛荣才有活路,于是众人群情激奋,士气空前高涨。

    葛荣这次不玩虚的,直接命令全军压上不计伤亡,叛军在宇文洛生等将领的带领下,从多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官军此时营寨未立,只能跟叛军展开野战。源子雍的部队一向训练有素,短时间内就组织起防守阵型奋勇抵抗,杀退了叛军的数次进攻。奈何叛军人数太多,而且都不怕死,红着眼睛踩着同伙的尸体潮水一样往前涌。双方激战多时,终因众寡悬殊,裴衍的部队先出现溃败,源子雍的部队被友军冲击,阵型也渐渐开始散乱,最后终于被叛军吞没。源子雍和儿子源延伯以身殉国,裴衍也战死在乱军之中。

    葛荣大败官军之后,顺势挥军南下相州,包围了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