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佑明荣光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六章:宣传

第二百三十六章:宣传

    古代衙门的板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要用力大一点,基本上十几板子下去,一个人就差不多废了。除非是一些身体实在是健壮的人,不然,正常人最多也就是二三十板子的致死数。有了打板子这一个威胁在这摆着,想要告刁状?姥姥!除了锦衣卫的事情之外,这些胥吏们还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便是有意无意的来跟百姓们宣传皇帝的好。这也是能够想到的事情。崇祯好不容易掌握住了这么一批可以直接名正言顺接触到下面的百姓的渠道,不拿来给自己刷声望怎么能行?但说实话,现阶段皇帝的好也没啥可以说的。登基的这三年,除了免除农赋的事情之外,崇祯也没干出来啥好事。别看前面写的崇祯好像一直不停的在搞事情,但实际上他带给大明社会的也就只有皇家杂货铺、大内训练营、锦衣训练营、现在改编了的军队、东厂、锦衣卫。这能让他们怎么吹皇帝?吹军队,吹东厂锦衣卫,那跟这些百姓有个屁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吹皇家杂货铺?里面那些东西,水泥现在因为产量的原因光是供给辽东都有些不够,再加上还要在山东盖房子、在天津修建港口、修建工业基地,哪有多余的能拿到杂货铺里面卖?至于剩下的,普通百姓们能买得起的也就只剩下了一个肥皂。嗯,是肥皂,还不是香皂。光凭一个肥皂去吹皇帝?这场面想想都有点尴尬。所以吹捧皇帝,塑造皇帝的威望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便是宣传建奴的坏。尤其是要宣传以范永斗、前山西左右布政使为首的那些跟建奴牵牵扯扯的汉jian们的坏。这是一种政治正确。崇祯现在在山西很多的大动作全都是靠着打着建奴的旗号才能够完成的。包括这次崇祯为啥能够名正言顺的直接插手地方政治,直接把温体仁给送到山西主政?真以为朝堂上那些官员都是吃干饭的看不出来皇帝是想要插手山西?但谁敢阻拦?说句难听的话,在山西官员的这件事上,谁要是敢不长眼的站了出来,那皇帝杀了他都是白杀,甚至说整个朝堂上的人还要拍手教好。为啥?还不是因为范永斗等人勾结建奴,而这些官员们又勾结范永斗等人?尤其是崇祯桌子上摆着的山西前左右布政使的奏章,那上面可是没少说范永斗等人对大明忠心耿耿,是大明难得一见的优质商人,是大明最忠诚的子民。结果呢?没过几个月,这哥八个肩并肩跪在汉jian堂里边了。所以当崇祯表露出想要插手山西当地政治的时候,朝堂上才会是一片赞同之声。若是皇帝明目张胆的揪着山西左右布政使的小辫子给人家搞下来然后想去插手你试试?即便那些官员们没有办法阻止这俩人的下马,但并不能妨碍他们将这两个位置上重新安排上“自己人”,并且在民间抹黑皇帝名声。包括后面温体仁想要对本地世家大族动手。照样也得是用勾结建奴的借口。而且这理由还能十分光明正大。山西左右布政使都勾结建奴了,谁敢保证下面没有几个大族勾结范永斗等人?若是没有人勾结范永斗他们,单凭几个商人,从哪弄来那么多粮食、铁器?他们运回来的毛皮、人参等东西又卖给谁?很正大光明的借口。不过有一个前提,动这些世家大族,必须要先掌握民间舆论。城市里面的民众还好,对于世家大族的依赖性不是很高,但往下的民众,尤其是租种着他们土地的民众,你不在这之前给他们的思想工作做到位了,等到真的开始动世家的时候,他们就是第一道阻碍。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一旦世家大族们的利益受损了,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煽动租种自己土地的佃户们,让他们去围着衙门,最好是能打死几个官员把事情闹大,只要一闹大,那最终获利的一定是他们。因为那时候将会有无数个跟他们一样身为既得利益者的群体们为他们奔走,为他们吆喝。所以这些胥吏们的宣传就显得至关重要。得益于几个月以前建奴在山西一带的劫掠,导致山西的民众即便是没有亲眼见过建奴,也对这件事情有所耳闻。所以宣传起来就是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胥吏们并没有说什么家国情怀,这些东西即便是他们也了解的不太深刻,就更别说下面的民众了。他们就跟唠家常一样,跟民众们说着那些被建奴屠杀、劫掠的地区的样子。尤其是这些人还爱说,建奴最喜欢的就是给人剃头发。这倒也是个事实,留发不留人嘛。虽说这是十几年以后建奴入关才实行的政策,现在辽地的民众们头发都还好好的在自己脑袋上待着。但架不住这些百姓们不知道实情啊。并且这些锦衣卫们说的也鸡贼。他们并没有说建奴是强迫所有人剃头发留辫子,而是说建奴喜欢将汉人作为奴隶来用,并且就跟元朝那群野人一样,奴隶没有自主性,甚至就连妻子的初夜权都要交给满人来享用。而想要不被这些建奴奴隶,就只能将自己的头发剃光,留下一根金钱鼠尾辫。甚至都不用宣传别的,单单只是这一条,就足够让听到的民众们对此深信不疑的同时恶狠狠的痛骂建奴开了。这还不算完,胥吏们还详详细细的描写了范永斗等商人平日里是怎么帮助建奴运送粮食、铁器,借此来巩固建奴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反正在他们的嘴里,整个辽东现在就是汉人的地狱,但凡是汉人,生活水平直追元朝时期。这要是真的让辽东的汉人知道了,估摸着能够无语死。由于现在后金当权的是皇太极,所以辽东的汉人非但没有跟胥吏们宣传的那样生活的水深火热,反而小日子过的还挺不错。尤其是当一些话本出现在了辽东之后,辽东汉民们的心情啊,就更加愉悦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