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女皇密令
第一条,出任“调人”,在意料之中。 第二条,充任“护卫”,对此,阿礼国本来并没有十足十的把握,以为多费口舌、反复折冲是免不了的,既想到“上头”如此痛快,其中的两个细节,更是颇出乎意料。 一个是“一定数量”。 关亲王要求的“护卫舰”的数量,是“两到三条”,“一定数量”这个表述,意味着,可在中方的要求的基础上,“视乎实际需要”,“适当上调”,甚至“不设上限”。 如果这个“实际需要”,仅仅是将中国运兵船安全护送到长崎码头,那么,“两到三条”,应该就足敷所需了。 除非,“实际需要”不止于此。 事实上,“实际需要”确实不止于此。 第二个细节——“护卫”任务持续的时间,说明了这一点——“应一直持续至日本国内局势基本平稳、或中法战争结束为止”。 关亲王并未就“护卫”的时间提出明确的要求,则其最低要求就是迄于增援部队登陆为止了。 不过,因为萨摩藩在九州岛,江户和京都在本州岛,彼此一水悬隔,中国军队若欲有进一步的行动,不论由九州而本州,还是由本州而九州,都不能没有海军的支持,如果英国的“护卫”工作迄于增援部队登陆即止的话,中国军队的活动能力——也即威慑能力,将大打折扣。 “上头”的这个决定,意味着,英国对于日本内部“纷争”的“调停”,不是真正中立、持平的,而是左一方,右一方。 其所左者,自然就是“护卫”的对象,那么,其所右者呢? 第三条,叫萨摩藩海军中的英国教习,“暂时离开萨摩藩海军,直至‘中国舰队’完成对中国援日部队的‘护卫’任务”——这一条,完全出乎阿礼国的意外!“其所右者”,呼之欲出——甚至,摆明车马了! 第四条,好像怕这个车马摆的不够明白似的,“若‘护卫’的对象以及护卫舰队本身,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攻击,护卫舰队都将予以坚决的反击”—— 嘿! 还需要说的再明白些吗? 这份电文,意味着大英帝国的东亚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 阿礼国的心跳,微微的加快了,他定了定神,继续看了下去。 下面是对这种“调整”的解释。 “女王陛下谕,即不论法、俄诸事,单以一苏伊士运河论,其重要性,便十倍于一日本、百倍于萨摩一藩矣!” “苏伊士运河之得失,关系大英帝国气运之消长,天赐不予,反受其咎!” 可是,中法之争,中国如果失败,就无法向埃及要求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而中国拿不到股份,英国就无法分润,因此,“必以保证中国对法战争胜利为第一要务!” “以目下情形观之,中国并无两线作战之能力,日本生乱,中国若不得不救,必极大影响其对法战争之胜算”,因此,“萨摩藩此刻发难,挑战日本中央政府,即辗转损害大英帝国之最核心利益,断乎不容!” 女王陛下担心有臣下不明大势,囿于部门利益,在中、日、萨的问题上,做无谓的争执,不但破坏盟友之间的信任,更可能浪费宝贵时间,“使大乱未能敉于既萌”,则“贻误之深,不可胜言!” 因此,乃召见首相、外交大臣、第一海务大臣等,直接予以谕示。 看到这儿,阿礼国脑海中不由跳出四个字来,“圣明灼照!” 同时,亦不由暗叫,“惭愧!” 事实上,苏伊士运河正是他的“首倡”——他是驻华公使,苏伊士的事情,关亲王是跟他说的嘛!可是,在考虑是否接受关亲王的两个要求的时候,不晓得为什么,竟然没有把苏伊士运河摆到第一位? 哎,仔细想想,还真就是女王陛下所说的,“囿于部门利益”,以致“不明大势”了! 当然,阿礼国属于“亲中派”,他的“囿于部门利益”,本应更加偏向中国,可是,由己度人,认为“亲萨派”对关亲王的要求,必然予以反对,因此,对是否接受关亲王的要求,又该趁机对中方提出什么条件,便犹豫不决了。 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囿于部门利益”。 出发点既有了偏差,整个盘子,又异常的复杂——同时牵扯中、英、法、幕、萨,甚至还有俄罗斯——结果,就想的乱了! 而女王陛下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之要害,提纲挈领,由此及彼,擘画历历,这个—— 果然圣明天纵啊! 得此明君,真正是大英帝国之幸! 阿礼国发了一小会儿的怔,轻轻透了口气,继续看了下去。 对于中、英即将开展的对俄密约的谈判,女王陛下也有谕示: 尽量为大英帝国争取更好的合作条件,是必要的,可是,一定要注意三点—— 一,不要“市恩贾义”。 即,“不要将英国在日本对中国的支持同中英两国在对俄密约中的义务、权利联系起来”,“更不可给中方尤其是关亲王本人以英方以此支持为筹码、乃至为要挟之印象和误会”。 二,中国正全力于对法的战事,此时展开对俄密约之谈判,虽有必要,但务必留意,不要因此谈判而对相关战事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一切一切,“总以保证中国对法战争胜利为第一要务。” 三,中法战争,“我虽对中国之胜利抱有信心,但毕竟胜负未分,战后之格局,目下言之,到底为时尚早”,因此,不必对中国提出过高、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 阿礼国再次暗叫,“惭愧!” 他确实想着“市恩贾义”,“要挟”虽不至于,但“筹码”的算盘,一定是打了的;可是,对比女王陛下的高屋建瓴,自己就太小家子气了! 最重要的是,如此行事,确实有可能招致中方的反感甚至愤怒,就算碍于形势,中方对英方的相关要求,暂时不能不曲从,但两国之间的互信,必然会受到破坏,将来的合作,也可能埋下隐患。 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确实,一切一切,“总以保证中国对法战争胜利为第一要务”——这场仗打不赢,别的都无从说起了! 还是那句话:圣明天纵,不能不钦服啊! 阿礼国对圣谕唯一持“保留意见”的,是女王陛下明显对中国的胜利的信心,不算如何坚强,不过,这也很好理解,她又没有见过轩军,关于这支部队的一切,都是来自于臣下的报告,看法相对保守,也是很自然的嘛! 看过“公文”了,阿礼国心情愉悦舒畅,打开了亚特伍德给他的“私信”。 亚特伍德说,接到阿礼国的电报后,古丹雷颇为犹豫,是他建议古丹雷、狄克多不要在外交部、海军部内部进行讨论,而应直接上呈女王陛下,请求圣裁。 而女王陛下之所以迅速做出相关谕示,固然是因为“圣明天纵”——嗯,阿礼国想,同俺的想法儿一样啊——同时,应该也有一定的个人情感的因素在里头——这是因为露易丝公主的关系。 咦,露易丝公主? 啥意思? 维多利亚公主、露易丝公主姊妹,刚刚回到伦敦——因为路线安排的关系,维多利亚公主是先到娘家,再回夫家——难道,关亲王追了一封电报过去,因露易丝公主而向女王陛下进言? 如是,这两位,在中国的时候,可是处的挺好啊! 如是,俺的那个露易丝公主外嫁的大计,是否就—— 嘿嘿! 可是,露易丝公主才十八岁,在这种国家大政上头,女王陛下居然会听取一个小女孩儿的意见?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啊! 一边儿转着念头,一边儿看了下去。 原来,事情并不是阿礼国想像的那样,可是,却更加令人震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