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风云际会
关卓凡微笑道:“这个,筠仙是最了解的——筠仙,你就给大伙儿讲讲!陶、左二位这段渊源,和今日咱们要议的盐务,也颇有关联!” “是,”郭嵩焘应了一声,“遵两位王爷的钧谕。” 想了一想,沉吟着说道:“嗯,那是道光十六年的事情。” “季高乡试中式之后,科运一直蹉跎,最终绝意词章,把精力全部都放到了经世致用的学问上面。幸好——”郭嵩焘微微一笑,“我是说,季高科运不佳,屡试不第,国家却是有幸,不然,未必有‘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了。”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是左宗棠的自许,他自号“今亮”,向以“今世诸葛亮”自居的。 “道光十六年,”郭嵩焘缓缓说道,“季高第二次落第,返湘出任醴陵渌江书院山长。不久,陶文毅江西阅军之后,回湖南安化原籍省亲,中途要经过醴陵。当时的醴陵县正堂,央烦季高大笔,写了一副楹联,挂在陶文毅的公馆里面。” “陶文毅一进公馆,就被这副楹联吸引住了。” 许庚身心急,问道:“筠翁,写的是什么?” 郭嵩焘曼声吟咏道:“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日夜流,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曹毓瑛微一凝神,赞道:“好!应该就是上一年——道光十五年,陶文毅入京陛见,宣宗成皇帝温勉有加,赐‘印心石屋’匾,荣耀一时。这个,放在上联里面了;下联,嗯,晋陶潜之曾祖陶侃,掌督八州军事,武勋赫赫。而靖节先生是陶文毅的远祖,这‘八州子弟’四字,格局宏大,门楣生辉!好。实在是好!” 陶潜,即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至于他是不是陶澍的远祖,嘿嘿,那就谁也不晓得了。 郭嵩焘微笑道:“陶文毅如果在世。也当引琢如为知己!” 顿了一顿,说道:“这副楹联,陶文毅大为激赏,一定要见一见,这支如椽大笔,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一见之下,真正是白首如新,倾盖如故,陶文毅立即引左季高为知己!” “一老一少,竞夜长谈。不知雄鸡唱白,天之既晓。为此,陶文毅还在醴陵多待了一天。” “两年后,道光十八年,季高第三次会试落第,终于彻底绝了科场进身的念想,如约赴两江就陶文毅的幕府。” “再会之时,陶文毅请季高居上座,季高怎么肯?陶文毅说,‘贤弟当坐此位。他日名位,必在我之上。’” 众人皆微微动容,恭王感叹地说道:“先贤风采,令人追慕!” 说罢。微微一笑,说道:“陶云汀异日之言,今日大约是应验了。” 郭嵩焘含笑说道:“王爷说的是。” 顿了一顿,说道:“就是在这一次,陶文毅为自己的幼子少云,求娶季高的长女慎娟。当时。少云才七岁,慎娟呢,还小着少云一岁。” 陶少云,“少云”为号,名桄;左慎娟,“慎娟”为字,名孝瑜。 “陶文毅子嗣甚艰,所出虽多,男丁之中,仅少云将养成人,其余皆为闺女。所以,少云不仅是幼子,还是独子。” 顿了一顿,郭嵩焘继续说道:“所以,陶文毅为少云求娶慎娟,不但为成就陶、左二氏的秦晋之好,还有托孤之意——彼时,陶文毅已经年逾花甲,季高才二十七岁,还只是两江总督一个举人底子的幕僚。” 文祥感叹道:“陶文毅慧眼!左季高一生功业,皆肇始于这一次的风云际会!” 许庚身接口说道:“博川说的是!” 然后转头,郭嵩焘一笑说道:“左季高的八字,一定好到不得了,一生有贵人扶助——前有陶文毅,后有郭筠仙!” 郭嵩焘摇摇头,怅然说道:“我哪里算是什么贵人?” 许庚身想到郭嵩焘和左宗棠之间的恩怨纠葛,不由暗暗后悔,赶忙乱以他语:“筠翁,我听说,左季高到了两江总督衙门,陶文毅接见过左季高之后,把他摆在公馆里整两个月,未加一语,以此试探左季高的心胸气度,到底何如?左季高终于耐不得,拂袖而去,陶文毅得报,‘萧何追韩信’,袜子都没有穿好,光着一只脚,就追出了辕门——可有此事?” 郭嵩焘哈哈一笑:“齐东野语,哪有此事?” 顿了一顿,摇头说道:“陶文毅哪里会做这么无聊的事情?那不是信不过自己的眼光吗?再者说了,以季高的锋芒之锐,脾气之大,眼界之高,又岂能容忍别人如此戏弄?哪怕他是陶文毅!” 许庚申含笑说道:“幸赖解惑!请筠翁继续!” 郭嵩焘继续说道:“第二年,就是道光十九年,陶文毅在两江任上出缺。季高不负老友所托,赴安化小淹陶邸,尽心竭力,教了少云八年的书。陶公馆藏书极富,天文舆理,无所不包,季高自己,也在陶公馆里,扎扎实实地又读了八年的书,算是到了他自谓的‘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境地了。” 顿了一顿,说道:“之后,季高去安化,赴长沙,但是,少云是一直带在身边的。” 曹毓瑛叹道:“一诺无辞,终身不渝,真正有古贤人之风!嗯,左季高通晓盐务,原来由此而来。他就两江的幕,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以左季高斑斑大才,陶、左相交又如此之深,足够他通前彻后的了解了。” 郭嵩焘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说完,望向关卓凡和恭王,微微颔首,示意:“我的话已经说完了。” 关卓凡轻轻咳了一声,说道:“我如筠仙之教,写信向左季高请教。左季高的回信,很有意思,一开头便说,信上的话,皆不足为外人道,所以——” 关卓凡拱了拱手:“六哥,各位,下边儿的话,好歹替我瞒一瞒。” 大伙儿自然称诺,心里都不禁好奇:左宗棠说了些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