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乱清在线阅读 - 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击

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击

    “拼刺”,就是拼刺刀了。

    从美国回来,关卓凡确定:这个时代的军队,并没有规范、统一的拼刺刀的技术。想想也不奇怪,这是前膛枪向后膛枪转化的时代,连刺刀的安装位置都五花八门,况乎拼刺技术乎?

    前膛枪刺刀的安装位置,和后膛枪是不同的。

    前者的刺刀装在枪管上方或两侧,后者的刺刀装在枪管下方。这是因为,前膛枪从枪口填药装弹,弹药塞进枪管后,必须用长长的通条杵实了——枪管下方的位置是来插通条的,刺刀只能呆在枪管上方或旁边。而后膛枪,因为由后膛装填弹药,用不着通条了,枪口下方的位置才腾给了刺刀。

    拼刺是一个由后而前、自然上挑的动作,刺刀安装在枪口上方和两侧,并不适合拼刺动作的发力。在历史上,由于强大的惯性,后膛枪出现多年之后,刺刀才完全转到枪口下方。因此,完善的拼刺技术,直到一战之后,才真正形成。

    本时空,这套玩意,要整整提前五十年面世喽。

    轩军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支全后膛枪军队之一——另外一支是普鲁士军队。而普鲁士一完成工业革命,军队就走上了火力至上的“重金属”道路,直到希特勒挂掉了,德国军队也没有真正重视<过拼刺刀这回事。

    真把拼刺刀玩出名堂来的,是俄罗斯、日本这类穷逼,尤其是日本——工业能力有限,没那么多钢铁火药可砸。不得不在冷兵器上下功夫。

    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更加是穷逼一枚。所以,关卓凡要大力发展拼刺技术。

    这个时代的战争,火力投送的距离和密度,都还有限,因此,拼刺刀具有极高的实战价值,甚至扮演着“最后一击”的角色。许多战斗,哪怕对阵双方实力悬殊。优劣之势已十分明显了,但不决以白刃,亦不能言最后之胜利。

    两次鸦片战争,许多时候,英、法军队,攻入中国军队的阵地、炮台之后,都是靠刺刀,驱散和消灭顽抗的守军。农业社会的军队,最爱幻想“洋夷徒恃火器之利,不善肉搏。若短兵相接,吾必痛灭之”。等到真的和受过严格训练的近现代军队的刺刀碰上了,才知道自个的长矛大刀片子根本不好用,要么被人家一个个捅倒,要么一哄而散。

    关卓凡以为,近现代军队拼刺刀的突刺动作,是人类自有战争以来,在平坦地面上,步兵一对一肉搏战中,最有效率和杀伤力的动作——没有之一;步枪加刺刀的长度,亦是这种肉搏战中,长器械最合适的长度。更长或更短,都会影响威力的发挥。

    就人类遭受攻击的响应时间而言,成功闪避或挡格一个标准的突刺动作,概率是很低的。所以,一个完全到位的突刺动作,足以干掉任何一个对手,包括所谓的“武林高手”。这真正叫做“一击即中”,“一招制敌”。

    按照爵帅的要求,轩军上下,除了苦练“突刺”动作,还创制了“三人小组”拼刺技术,具体如下:

    一旦开始白刃相交,士兵们立即三三成组。一个“三人小组”,两人在前,一人在后,成一个倒“品”字形。前面的两个士兵,负责包抄向前;后面的士兵,主要负责防守,保护小组的两翼和后方。当然,需要的时候,后面的士兵也可突然插上,出其不意,给予前面的敌人致命一击。

    这个“阵势”,灵感来自关卓凡的偶像——戚继光的“鸳鸯阵”,也参考了原时空二战早期的日本鬼子的玩法。有意思的是,这个战术的第一次大规模施为,亦是用在日本鬼子头上——长州征伐,小郡城木渎谷之战,轩军就是靠拼刺刀,把大村益次郎苦心集结起来的攻击部队,压回了木渎谷内。

    事实证明,在这种肉搏战中,敌我数量基本对等的情况下,轩军的突刺和“三人小组”战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日本武士,个个凶悍异常,对砍的经验也十分丰富——按中国的标准,得算“练家子”,甚至是“武林高手”了吧?但常常是刚把太刀举过头顶,正要大吼一声,轩军士兵的刺刀就捅进了他的肚子——妈的,哪来这么多废话!

    在战斗中,“三人小组”能够迅速形成局部优势;过不多久,一组组的局部优势,就会滚雪球般转化为全军的整体优势。这个优势愈扩愈大,直至取得战斗的胜利。在对方缺乏足够的组织能力的情况下,这种战术,甚至能够以少打多。

    当然,这种战术,是在轩军实行了连、排、班建制改革后,才有了实现的组织基础。一个班九到十二人,刚好组成三到四个“三人小组”。

    此时,表演军体拳和擒拿格斗的六百名士兵已经离场,六百名手持“斯普林菲尔德”后膛枪的士兵进场,一时间,刀光闪烁,杀声震天。不过,遗憾的是,这个场合,演练不了“三人小组”战术——因为这个战术,实在不具什么观赏性,圣母皇太后也应该看不出啥名堂来。

    为了“观赏性”,“拼刺演练”加了一个实战中绝不会出现的动作:耍枪花。

    这个旋转枪身的花式动作,一般只会出现在礼兵表演里面。不过,关卓凡认为,这个动作,除了阅兵式上可以叫御姐看得更加高兴,也可以用来训练士兵掌控枪支的能力。这样,白刃格斗的时候,敌我枪支彼此剧烈碰撞,就没那么容易把握不定,甚至脱手。

    这个动作看起来花哨,其实并不如何复杂,稍花一点功夫,就能大致掌握,不至于挤占其他更重要的训练科目的时间。

    六百支步枪,齐齐风车般转动,六百把刺刀,在半空中划出无数闪亮的圆孤,十分壮观。圣母皇太后眼花缭乱,凤冠上的三层大东珠轻轻颤动——那是在微微点头,果然“慈颜大悦”。

    “武技演练”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硬气功”,有“劈砖”和“胸口碎大石”两项。

    “硬气功”,关卓凡原本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关某人虽然文科出身,可也知道“硬气功”云云,不过是一种肌肉紧绷训练,和“气”神马的,没有一毛钱关系。不能说“硬气功”一点用处没有——至少可以增加忍受疼痛及抗打击能力。不过,在军事格斗上,“硬气功”基本没有什么价值,轩军操典里面,是没有“硬气功”三个字的。

    拿“劈砖”和“胸口碎大石”来说,“劈砖”,还有那么点“硬功”的意思;什么“胸口碎大石”,说的好听点叫做“杂技”,说的难听点,根本就是卖狗皮膏药,拿来忽悠不懂基本力学原理的人罢了。

    在“武技演练”中,放进“硬气功”,是张勇的主意,他的理由是——“好看”。这个理由打动了关卓凡。是啊,圣母皇太后可没有啥近现代物理科学知识,看到“劈砖”、“胸口碎大石”,能不目瞪口呆?

    好吧,就忽悠忽悠御姐。

    本来,张勇还想加个“银枪刺喉”,但被关卓凡坚决否掉了。真这么干,就未免扯淡了——就真弄成了跑马解、卖把式了。最关键的是,可不能让圣母皇太后有咱们“刀枪不入”的错觉啊!

    “劈砖”加“胸口碎大石”,足够了。

    先“劈砖”。

    二十名士兵赤裸上身,一字排开,寒风之中,人人一身油亮的腱子肉。每个人面前垒四块红砖,扎好马步,一声断喝,挥掌劈下,二十摞红砖,一齐应声而碎!

    御姐忍不住轻轻“咦”了一声。

    再来“胸口碎大石”。

    演过“劈砖”,二十名士兵分成十对,每一对都是这么个姿势:一人躺在条凳上,胸口压上一块长方形的青条石,大约二尺长、一尺宽、半尺厚的光景;另一人手执大锤,在一旁虎视眈眈。

    御姐的心儿提了起来。

    令官一声“开始”,右手边第一对,执锤者抡起大铁锤,大喝一声,猛力砸下,一大块青条石顿时四分五裂!

    御姐不由自主“啊”了一声。

    凳子上那位,一跃而起,面朝阅兵台,双手抱拳行礼,气定神完。

    关卓凡听见御姐低低地说了句:“好!”

    惭愧,惭愧。

    *(未完待续……)R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