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巫支祁抢走天书
等大禹落回到地面,黄戈从大禹手中接过石函。 大禹说道:“咱们还是回到黄帝崖下的山洞里暂住,我要立即读天书。” 大禹等三个人欢天喜地的抱着天书回到了黄帝崖下,这时天也渐渐的亮了。 大禹到山泉边洗了一把脸,洗净了手,从黄戈手里接过了石函,按照观世音者大神的嘱咐,开始读《金简玉篆》。 原来天书共分九卷,每一卷记载一个州的山川,河流,湖泊,气候以及物产和矿藏。果真是上天赐予的至宝。读了这部书,就等于把天下九州都装在了胸中。 玄弓和黄戈二人将石函摆在了洞口,让大禹当书案。大禹背靠黄帝崖,坐在书案后面,将《金简玉篆》展开,放在书案上,专心致志地读起天书来。 白天在阳光下看《金简玉篆》,与在朦胧的夜里看,大不一样。在二尺长,二指宽,二分厚的金简上,镶嵌着羊脂白玉雕成的篆字。每个字都有指甲大,薄如树叶。黄金书简熠熠生辉,羊脂白玉篆字,洁白温润,玲珑剔透。后世人从这天书《金简玉篆》里衍生出了好几句成语来。比如:“金玉良言”“金玉良缘”还有“有眼不认金镶玉”等等。 从此大禹在黄帝崖下读天书。玄弓、黄戈二人则外出采野果子,打獐狍,伺候着大禹的一日三餐。 因为帝都在冀州,洪水又主要发生在冀州和豫州,所以大禹首先读天书中的冀州卷。 他一边读,一边思考。越读心里越豁亮。以前自己弄不懂的,或者是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这时与天书相互印证,一下子融会贯通,彻底弄明白了。 大禹天资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可是这部天书对大禹日后治水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大禹不仅要读懂,读透,记牢。而且还要研究出一个究竟来。所以读完这九卷天书,大禹一共用了九十多天的时间。也就是十天读一卷,一共用了三个多月。 这一天,大禹正在黄帝崖下的洞口处读天书。石函当书案,《金简玉篆》展开在书案上。他一边读书,一边思索。玄弓,黄戈二人又到外边打猎去了去了。 大禹读完了天书上最后一卷的最后一个字。正在掩卷思索。忽然觉得眼前人影一闪。自己刚读完的那一卷天书被什么人一把抓走了。 大禹腾身跃起,一伸手,便捉住了那只抢书的手腕。问道:“什么人”? 谁知那人并未回答大禹的问话,而是称赞道:“好快的身手,好俊的功夫”! 大禹仔细向那人看去,原来是一个大猴子的模样,但是更像一个大狒狒。蓝脸孔,黄眼珠,塌鼻梁,两颗雪白的獠牙露出唇外,青色的身躯,白色的长发,头顶上生着一只铜角。腰间围着豹皮战裙。像一头雄狮,高大,威猛。 大禹打量着那人的长相,一下子就猜到: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淮河奇妖巫支祁! 这时候,巫支祁已经用左手接过右手抓着的天书,揣到了怀里。动作奇快。 大禹问道:“你是巫支祁?” 那人哈哈笑道:“小小少年,好眼力!我正是淮河水君巫支祁。” 大禹听了这话,握着巫支祁手腕子的那只手,也不觉又加上了几分力道,攥得更紧了。又追问了一句:“你果然是巫支祁?” 巫去祁又是哈哈一笑说道:“那还有假?听了我的名字你害怕了吧?哈,哈,哈。” 这时他突然觉得被大禹握住的右手腕处生疼,想起要抽回手来。可是用力一抽,没能抽回来。这一下可是大出巫支祁的意料之外。 原来,巫支祁在淮河上下到处闲逛,游山玩水。这一日,正巧走到东南天柱山,从黄帝崖下经过。 他放眼四顾,忽然一道金光晃得他眼前一花。定睛一看,原来前边的山崖下坐着一个凡人少年。少年面前的书案上,摆着一卷展开的黄金书简。是黄金书简反射的阳光,晃到了自己的眼睛。 凭着巫支祁的绝顶聪明,他立即断定,这黄金书简绝不是一般的书。因为民间的一般书籍都是可在兽骨上或者竹简上。说不定眼前的金简就是传说中的天书。 如果要是天书,那上边写的就绝不是等闲之事。或是天机大事,或是神仙的秘诀,或者是仙功秘籍。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至宝。 巫支祁想,今天有幸被我遇见天书,真是老天对我的眷顾。从一个凡人少年手里抢夺一本书,简直是易如反掌,唾手可得。 再看那个凡人少年小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什么。于是,一阵风似的闪了过去,一把抓起了金简,转身便走。 没想到,那凡人少年反应的奇快。竟然被他一把抓住了自己的手腕。 可是巫支祁并不太在意。哪里把一个凡人少年放眼里,只不过想跟他多玩一会儿罢了。 待要往回抽手却没有抽回来时,这一回巫支祁可对眼前这个凡人少年另眼相看了。 巫支祁用了一招反客为主之计。左手一掌一张,便向大禹的面门打去。大禹一侧头,巫支祁左掌走空。跟着右腿便踢向大禹下裆。大禹侧步让过,可是抓住巫支祁手腕子仍未松开,巫支祁也没有能够抽回去。 这一下巫支祁的面子上可挂不住了,急了眼。 正在这时,玄弓和黄戈二人恰巧从外边打猎走回来。 巫支祁灵机一动,左手往大禹身后一指,问道:“那是谁?” 大禹终究年少,阅历不深,没有临战经验。听巫支祁问自己身后是谁,不觉扭头顺着巫支祁的手指看去。 巫支祁趁着这个机会,使出了一招忽律翻身。将身体扭成了麻花劲儿,同时奋力向外一挣,这一下终于抽回了手腕。 巫支祁长出了一口气,再也不敢小看大禹了。 大禹发觉上了巫支祁的当,一个箭步跟上,想要夺回金简。巫支祁来了一个倒纵,退出一丈多远。高声喝道:“小子是谁?”大禹也高声答道:“我乃大禹是也。” 巫支祁道:“原来你就是大禹?我听说过。你的胆子好大呀!竟敢在桐柏山打了我麾下的两个兄弟,今天,又来东南天柱盗取天书。来来来,你敢跟本水君过过招吗?。 玄弓和黄戈二人外出打猎回,从远处看见大禹正在与一个蓝脸,黄睛,塌鼻梁,长着两颗獠牙,白发青躯的大猴子精打斗。 二人料想道,这个大猴子精一定就是巫支祁。于是飞奔过来就要一齐动手给大禹助战。 巫支祁一见,刚来到的两个人都是大禹的帮手。又见二人威武雄壮,比大禹还高大。心中暗想,一个大禹已经足够自己对付的了,如果这两个大汉再一起伸手,我以一敌三怕是占不着便宜。想到这里,巫支祁高声说道:“大禹,有胆量就与我单打独斗,分个胜败,你赢了我,我便把金简还给你。以多胜少不算英雄。” 大禹看了玄弓和黄戈一眼,回过头来对巫支祁说道:“巫支祁,说话可要算数。” 巫支祁说道:“当然算数。” 玄弓和黄戈一听,这大猴子精果然就是巫支祁,不禁为大禹捏了一把汗。对大禹说道:“大禹公子要小心啊”! 大禹说道:“放心吧”。说完,向二人使了一个眼色,又朝石函瞥了一眼,示意二人看住石函。 玄弓、黄戈二人会意,于是退到了黄帝崖下,护住了石函。 大禹回过头来,冲着巫支祁问道:“怎么打法?是徒手打,还是使兵刃”? 巫支祁心想,大禹不过是一个凡人少年,何至于用兵刃胜他。于是说道:“咱们就徒手玩一玩吧。”说罢亮了一个门户。 大禹听师父讲过巫支祁。知道他神通广大,本领高强,所以丝毫不敢怠慢。况且这一战是自己出道以来的第一次临敌对阵,事关重大,所以首战必胜。 大禹运起了太极混元功,亮出了八卦掌,飞身而上。一掌对准巫支祁的面门,一掌对准巫支祁的前胸,拍了出去。 巫支祁有意考验大禹的掌力。于是不避不躲,也同样将两只手掌迎了上去。四掌相接,只听得“啪”的一声大响。大禹后退了两步,而巫支祁却退了三步外带一个趔趄。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巫支祁没有大禹的力气大吗?不是。而是大禹从心里重视对手,早有准备,使足了劲力。而巫支祁从心里轻视大禹,没有使出全力。 一招过后,巫支祁不禁恼羞成怒。猱身而上,扑向大禹。 这次两个人都使出了拿手的本事,斗在了一处。 那巫支祁的确不是浪得虚名,果然有真本领。力大掌沉,出招奇快。窜、蹦、跳、跃。急如流星,快似闪电,又准又狠。更奇的是,巫支祁虽然还不能象天上的神仙那样腾云驾雾,却也能半云半雾地来去自如。 两个人从平地斗到了山坡上;又从山坡上打到了水面上;从水面上又打回到黄帝崖下。大禹虽然不会半云半雾,但是轻功高超,又会凌波踏浪,因此,并不逊于巫支祁。 两个人斗到了四、五十个回合,巫支祁暗暗赞佩大禹:“想不到,一个凡人少年,也就是十四、五岁的光景,功夫竟练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是自己的劲敌”。 两个人翻翻滚滚,一直斗到了一百个回合。巫支祁再看大禹,大禹面不改色,气不长出,越斗越勇。而且内功深厚,轻功飘逸,掌法绵密,拳法刚猛,腿法凌雳,脚步沉稳。不再仅仅是赞佩,而是暗暗心惊:“世上有这样的对手,是自己的幸事,也是对自己的威胁,说不定自己早晚要败在这个凡人少年手里。” 想到这里,巫支祁动了杀心,眼睛里露出了凶光。也不打招呼,便“嗖”的一声,从背后抽出了紫金棍。猛地向大禹头上砸去。
大禹早就防备了他动兵刃。一见巫支祁抽出了紫金棍,自己也同时亮出开山神斧,迎上了巫支祁的紫金棍。 两个人,一个使开山神斧,一个使紫金棍。两个人两般兵刃又斗在了一处。 玄弓和黄戈二人站在黄帝崖下,观看二人搏斗。只见巫支祁的一根紫金棍,舞动起来金光万道,风雨不透,棍法精奇,招术灵动。 再看大禹,开山三十六斧使出来,真是“运斤如风”。刚猛沉稳,灵动迅捷,神鬼莫测。大禹攻的多,守的少,步步进逼。巫支祁却连连后退。 巫支祁久战大禹不下,心中焦燥。原先根本没把一个凡人少年放在眼里。本以为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会吓得尿裤子,跪在地上求饶。哪成想,大禹竟有这样高深的武功造诣。自己不但不易取胜,弄不好还要栽在他的手里。必须出奇制胜!想到这里,将紫金棍向大禹面门虚晃一棍,回头就走。 大禹一看,巫支祁并未露出败相,却转身欲走,便知道是计。于是加了小心,跨步追了上去。 巫支祁一看大禹中计,心中暗暗高兴:“这大禹年少眼拙,不知是计,今天我要一招取他性命”。 于是故意放慢了脚步,觉察到大禹追到了切近,开山斧挂着风声,已经快要碰到自己的后脑勺了。 巫支祁运力于双脚脚尖,猛然将身躯一扭,猛地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急转身。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抡起紫金棍,使了一招“泰山压顶”,向大禹头顶砸下。 大禹心中早有提防。见巫支祁这致命的一击,来得突然、诡异、迅捷。自己把抡起来的开山神斧顺式一横。来了一招“横锁龙门”转接“亢龙有悔”,奋力迎了上去。 巫支祁的紫金棍全力砸下,以为大禹必然命丧棍下。哪知,自己的紫金棍竟然砸在了大禹横担的开山神斧的斧柄上。只听得“锵啷啷”一声巨响。 巫支祁只觉得两臂发麻,两眼发花,胸口发热,紫金棍被磕起八尺多高,差点脱手。整个人向后“噔、噔、噔”连退了七、八步也没站得住,最后一个“腚墩儿”坐在了地上。 再看大禹,也觉得两臂发麻,胸口发热,脑袋发晕。“噔、噔、噔”向后退了三、五步,把斧柄支到了地上,拄着开山神斧喘着粗气。 本来大禹与巫支祁二人的武功不相上下,就在伯仲之间。那为什么大禹后退三、五步没坐倒,而巫支祁是主动进攻反而被震得坐倒在地呢? 原来,大禹这套开山三十六斧,乃是老师华夏子自创的一套独门仙家功夫,变化万千,奥妙无穷。 大禹使出的这招“横锁龙门”转接“亢龙有悔”。先是硬生生地接住巫支祁的一棍,待巫支祁的紫金棍招式使老,大禹将开山神斧略向怀里一收,紧接着再用力向上一挺,将浑身的功力都发到了最后一击上。 这就是后发制人。巫支祁没想到大禹的武功能使出这样高妙的奇招。更别说防备了,所以败在了大禹的手下。 大禹走上前去,对巫支祁说道:“巫支祁,你输了,把金简还给我”。 巫支祁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拄着紫金棍慢慢地站起来,右手拄着棍,左手慢慢伸进怀中。 忽然,巫支祁将手又从怀中拿了出来,指着大禹的身后叫道:“大禹,你以多胜少不仗义”。 大禹以为是玄弓和黄戈二人上来助战。回头一看,只见玄弓和黄戈二人依旧站在黄帝崖下。方才知道自己又上了巫支祁的当。再回过头来一看,巫支祁早已半云半雾逃得老远,只留下一个背影。哪里还追得上。 大禹一跺脚,大骂自己是笨蛋。已经上过巫支祁一次当,还不长记性,该死该死。下次临敌可要多长一颗心眼了。 大禹回到黄帝崖下,见玄弓和黄戈二人看护着石函,幸喜巫支祁没能把天书全部抢去。那被抢去的一册天书是徐州卷,记载着的淮河水脉,正是巫支祁的地盘。想那巫支祁如果读了天书,神通将会更广大,今后将更难对付了。 到哪里去寻找巫支祁?再说即使找到了巫支祁,也不一定能够立刻夺回天书。幸喜听从了观世音者大神的话,自己已经把天书读得烂熟于心了。被巫支祁抢走的那卷天书,只好等日后到淮河治水时,再与巫支祁讨回了。 大禹决定这就回中原去,一路采风。顺路到帝都再游历一番,去长长见识,然后再到大河村帮助父亲治水。 于是玄弓黄戈二人背着天书,跟随大禹取道西北,踏上了回中原帝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