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触即发
卫宁拖着孱弱的身体,却是有许多时日不曾亲自随军出征了,但在这个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这一战,他输不起,整个河东也输不起! 出乎卫宁意料之外的是,在大军临行开拔之前,昔日的杨氏剩余人员,也便是前太尉杨彪,这个已经深居简出远离是非的人物,竟然亲自上门拜访了卫宁。 论起来,杨氏和卫氏的纠葛一直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可以说,一个失败的家族已经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再立足起来。卫宁去是为了一个承诺而一直保留着对杨氏的尊敬,对杨昀,对杨彪都没有丝毫打压的意思,也让其余人不敢擅自揣摩卫宁的用意。 不过,就算如此,两家也决然不可能会有什么友好的交往,更不可能有杨彪这个杨氏残存力量领袖亲自登门拜访的事情了。 但杨彪却是来了,让人不明所以。只有卫宁从杨彪那双平静的眼睛中,从他身边那个桀骜不顺的年轻人身上,方能知道杨彪的本意。 卫宁很想笑,没想到最应该恨他的家族,偏偏在这个时候对他表了态,或许是为了杨氏的存亡,又或许是察觉到了卫宁的一些动静,总而言之,杨彪的拜访,名义上为了自己的儿子杨修求官,不如说,是为了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卫宁身边,当作人质来得正确些。 姜总是老的辣,卫宁不知道一向看上去没有什么作为的杨彪,竟然能从气味中嗅到不寻常的东西,也不由对他多了几分刮目相看。 而这个表态,显然已经是杨氏彻底对卫氏低头的表示了。不管如何,卫宁也觉得,日后的杨氏根本就不会对他产生威胁。 杨修,一个聪明绝顶的狂傲书生,卫宁并不反感别人在他面前炫耀智慧,所以也并不会如同曹cao那般对他讨厌。 事实上,这样的人,反而比起那些心计深沉的家伙来得可爱,这样近乎白痴般的政治头脑和个性,却更不容易让人提防。 卫宁应承下来杨彪的求情,当即封杨修为太尉府主簿书撰,话风已经挑明,至少是给了杨彪一个定心丸了。 在与家人所告别,在自己已经渐渐长大懂事的女儿哭闹声中,卫宁依旧狠下心肠,扬长而去。 只有在身上肩负着一个家庭的时候,男人才会察觉到生活的沉重。而一旦这个男人肩膀上,还担负着一个家族,一个政权的时候,倘若稍微软弱一点,便必然会被压垮,难以爬起身来。 卫宁总觉得,自古多少所谓的昏君,他们或许在得到巨大权利的同时,何尝不也是因为肩膀上的负担而压迫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从此刻意逃避,那本该属于他的沉重责任,肆意妄为来追求一朝一夕的享乐,在赋予他们巨大权利的同时,比起他们本该背负的东西,选择哪一个,便是心智的考验了。 很显然,经过了在一刻不停的压力下,卫宁的心智淬炼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小的高度,以至于他对未来的大战没有丝毫的退缩。 号角声响起,在万千人注目下,卫宁扬起了马鞭,八万大军,兵指河内!而袁绍同样动作不慢,集合了袁尚,袁谭两子,再加上后来又添加上来的冀州,幽州后援部队,总共十五万,两倍于河东的军力也已经入驻了邺城的范围。 大战一触即! 在这个时候,集合在邺城的袁绍十五万大军,用最快的度剪除掉刘备的影响力,将任何一个胆敢反对的声音所消灭,闻得河东的动静,将卫宁逼迫出安邑,逼迫出太行以西这个乌龟壳子,显然已经达到了目标。 现在,吕布的重用也并不那么明显了,真正的重量级碰撞,在数十万的会战当中,吕布就算再勇猛,也掀不起什么波澜。而他手中那区区两万来人,在攻打邺城时折损了大半的兵马,又还有什么作用呢? 当然,要利用,自然便要利用彻底。 邺城和泰安让给他?笑话! 谁知道,这样一个脸面反复,立场不坚的家伙,什么时候会倒打一耙,反而又调转矛头对准河北。以前他可以背叛丁原,可以背叛董卓,可以背叛刘备,也依然可以背叛他袁绍! 在袁绍的催促下,吕布显然对站在刘备后面的大靠山也颇有怨恨,说起来,和河东之间的仇恨,吕布也并不算轻。当初诸侯共讨董卓,虎牢关本该是他扬名立万的战场,却也是他第一次失败的地方。 无论是典韦嗜血的勇猛,还是黄忠那追星赶月的一箭,披头散败逃,更在众目睽睽之下,吕布一直还记得那一场印在骨子里的耻辱。 既然袁绍要挑起战端,或许在以前会惧怕河东强横的力量,可在这个时候,既然有了另外一个不逊色的实力协助,吕布自然乐得去找河东的麻烦。 在袁绍调拨了三万兵马与颜良后,吕布在袁绍的要求下,欣然应诺随军一起南下出征。这个时候,袁绍的实力确实庞大,吕布的高傲也暂时收敛了起来,邺城固然是答应给了他的,但如今在邺城的可是袁绍的整整十五万大军,就算袁绍在这个是反悔,也是没辙的。 当然,吕布还是颇为乐观,自己帮助袁绍做了这么大的事情,以他豪门望族的身份又如何会食言呢? 唯一感到忧心忡忡的,便是张辽了。事实上,在当初袁绍派遣辛评前来策反招降的时候,他便隐隐觉得不妥,刘备固然现在与他不和,但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比起袁绍这条虎狼来说,要可靠得太多。一个具有压制性力量的所谓“盟友”,比起一个势均力敌,背后却还有另外一个强横靠山的势力,自然还是后者比较可靠。而显然,袁绍的打算,本身便是要挑起整个北方的大会战,在这样一场无论是数量,质量,庞大的军力下,张辽决然不会认为,现在的那区区残兵,能够有什么作为。 事实上,张辽认为,吕布的退路并不应该与刘备一刀两断,而彻底的倒向袁绍一边,在如今两个强大实力的角逐下,胜负之间并不明朗,在这样模糊的视角下,贸然选择一方下注,极不明智,站错队是很可怕的,重则倾家荡产,一无所有。在张辽看来,就算河东有各式各样的隐患,但并不就这样代表河东便会被河北所击败!万一,假若,要是河东赢了这场战争呢?在面对这样一个一统北方的霸主面前,那吕布如今区区一万多人,又将如何?南面曹cao已经与他水火不容,再得罪了北面,天下还有何处足可与他容身?袁绍这个虎狼,与虎谋皮,无疑是自讨苦吃,更别提,在与刘备决裂甚至是彻底得罪河东的时候,基本上,便已经将自己放在了没有退路上。 太多的忧虑一一浮在了张辽的眼前,甚至觉得前面的道路,一步一步的接近深渊,吕布的选择,无疑便是将麾下所有人的前程都带进了不可看见的危险泥沼。 呵,一万人啊,在这样一个整个北方的大决战中,又能起什么作用?不过依旧是给他人做为炮灰而已,而一旦失去了这些最后的力量,所谓的邺城,所谓的泰安,就算袁绍不食言付出,又还有什么力量去经营,去守护?一切都是空谈而已。 而在彻底站在河东的对立面上去,又一次背负着可耻的叛名,无论如何,这个天下,基本上,便在没有他们容身之地了。就算如同以前一样东躲西藏,也再也做不到。 张辽已经越心灰意冷了,在袁绍劝降策反时,他的良言相谏,始终不能在吕布的心中压过,袁绍许下的庞大虚幻的利益时,张辽,便已经对未来的局势不报什么希望了。 一个信仰般的英雄,越背离了自己的期望,意志陡然的崩塌,实在让他天旋地转,甚至不知道,未来自己该何去何从? 他想看着他敬重的英雄一路叱咤风云,一路扬名立万,却不应该是这样趋炎附势,这样短视的只看到片面而飘渺的利益便一头扎了进去,不考虑后果。 所以,当袁绍提议让吕布会同颜良一同南下的时候,张辽终于是没有在一言一语,心中苦笑,就算是这个时候再上去劝谏又能如何,被利益,怨恨,嫉妒蒙蔽了心智的主公,又如何会听得下去? 张辽甚至敏锐的察觉到,在自己三番五次的和他唱对台戏的时候,显然,自己的主公已经越不待见自己了。 五月中,吕布尽起本部一万兵马,合并袁绍麾下颜良三万马步,连夜南下,逼近河内…… 在卫宁还未到来前,坐镇河内的徐晃,早便已经亲自领兵进驻朝歌,另调兵五千,镇守牧野,以此为屏障作为抵挡袁绍大军的前哨堡。 朝歌虽只有一万兵马,但,在不久前,便已经收到来自汜水虎牢关的赵云遣使相告,自南渡河而来的兵马两万,不日便能抵达。 同样,作为定心丸的还有卫宁来自安邑的消息。五月初,卫宁便已经亲自领兵六万,出兵箕关,到达河内已经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