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灵异小说 - 谜案追凶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回 白兔戴冠二十二

第二十二回 白兔戴冠二十二

    秦泰带着大家重建莆田县的时候,俞大猷始终没有露面。不管是在秦泰新到福|建的时候也好,还是选定莆田城作为根据地也好,还是在田中一郎进攻莆田前后也一样,这个名义上的福|建最高军事长官,手里有大量军队的俞大猷,就是不露面。

    事后秦泰和一些戚家军的老兵分析,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俞大猷和戚继光一样,都是江南总督胡宗宪大力提拔起来的将领,他们对于胡宗宪的提拔之恩不敢忘记。胡宗宪和秦泰的不对路,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所以俞大猷不好意思和秦泰走得太接近。第二,秦泰此次带着福|建本地士兵来福|建,名义上是安抚福|建百姓,其实有点“越权”的嫌疑。就连一般的士兵也以为秦泰在和俞大猷分福|建的军权。虽然秦泰不过小小六品官员,但是秦泰身后有裕王,手里不但有兵而且有粮有银子,这样一来就比什么都没有的俞大猷强上许多。历来都是文官管武将,六品文官压制或者制衡一二品武将的事情在大明不是没有过。如今的戚继光身边不是有一个谭纶吗?所以俞大猷不得不提放秦泰。第三,秦泰带来的士兵不但都是福|建本地人,而且有一些曾经还是戚继光的手下精兵。俞大猷怕戚继光“捞过界”,有了将来占领福|建的可能性。第四,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希望身边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所以俞大猷宁可坐视秦泰的军队被田中一郎消灭,也不愿意和秦泰合兵一处。

    虽然俞大猷不管不顾秦泰,但是秦泰用自己的实力和百姓们的众志成城,打赢了田中一郎。这样一来秦泰的名声大振的同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拥护。越来越多的百姓赶到莆田,请求加入到秦泰麾下的地盘。

    这时候秦泰却不在莆田城里,而是出现在莆田城外不远的一座古刹里。身边只带了展小小和小灵子两个随从,他是应邀前来品茶论道的。

    邀请秦泰的人,是这里寺院里的主持小山大师。陪同在一边的还有一个秦泰的老熟人,秦泰名义上的师傅。就是那个曾经一心想求秦泰成为出家人的山|西平遥寺庙中的大长老。

    秦泰喝着福|建特有的乌龙茶,和两位大师坐下谈论着佛法和佛教历史。

    说起这座寺庙,不得不提起另外一座古刹和几个高僧大德。这座古刹就是位于河|南中岳嵩山少室山上的少林寺。这座古刹始建于两晋时期,属于中国第一批的古刹之一,虽然年代没有河|南洛阳白马寺那么久远,但是名声一点不亚于白马寺。原因是因为少林寺不但是禅宗祖庭更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南北朝的时候,从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来了一个叫菩提达摩的高僧。他曾经是天竺国的王子,有机会继承父亲的王位,但是他遇上了他的师傅,在师傅的点拨下出家为僧。他的师傅圆寂【出家人称呼离世为圆寂】之前告诉达摩,三十年之后东去天心传教弘法。这个“天心”就是指中国内地。达摩遵从师傅的遗命,在他一百零八岁的时候出发,走了近五年才来到中国。一路上不但领略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更创造了一些奇迹。例如“一苇过江”、“单人过沙漠”等等。后来达摩选在少林寺落脚,面壁修炼数年之久。在中国开创禅宗,广收弟子门人。后人称达摩为“禅宗祖师”,建立起中国佛教第一流派。

    有人曾经问过高僧大德,达摩的真谛是什么。一个高僧回答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若要纸上求妙法,笔尖沾干洞庭湖。”可见达摩的禅机妙不可言传,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顿悟”和“立地成佛”。这是佛教最高开悟境界,也就是“成佛”的最好途径。

    达摩后来传法于神光慧可,此人原来是道家的一名弟子,道号“神光”。此人坚信道家学说,前来和达摩辩经。达摩不理会这个前来“踢馆”的外家人士。神光在一边和一般的百姓一起听达摩讲经说法。第一天神光觉得达摩祖师的话狗屁不通,第二天神光依然觉得达摩的话格格不入,有违天道伦常。第三天神光开始迷惑了,觉得达摩的话似是而非。第四天,神光彻底糊涂了。自己所坚信的理论,在达摩的开示下,变得有点离经叛道了。第五天,神光开始和一般的百姓一样,用真的感受达摩的理论,用平常心细细品味真理佛法。第六天,神光开始学会理性的分析佛家和道家之间的区别和宗旨。第七天,神光在达摩的开示下,豁然开朗,领会到了佛家学说的真谛。神光求达摩祖师收他为徒,达摩为了考研这个神光,故意不去理会跪在雪地的神光。神光在雪地里一跪就是七天七夜,达摩祖师依然不动心。才有了后来“断臂求法”的故事。神光用自己的一条手臂,证明了自己出家学佛的决心,达摩赐名“慧可”。他就是禅宗二代祖师神光慧可。

    达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之后,就圆寂了。但是有信众在路上看见达摩西行,不但赤着脚,而且一只草鞋挂在拐杖上。慧可主持大家开棺求证师傅的行踪,打开棺木里面只要一只草鞋而已。原来达摩完成自己的任务,用假死离开中国,回自己的故乡天竺去了。

    禅宗衣钵传至第五代,祖师一次出题考问众弟子。一个最低贱的苦行僧惠能竟然做了一首令祖师惊讶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师觉得这个惠能的悟性特别好,但是当时的情形不能太接近惠能,这会引起众多弟子的不满。所以祖师故意训斥惠能,暗中暗示惠能晚上来方丈室找自己。

    当晚祖师私下会见了惠能,考核惠能的佛理和悟性之后,决定传法于惠能。开宗明义地将佛法正宗禅理禅意传授给惠能,并将代表正宗的达摩衣钵传给了惠能,宣布惠能为禅宗六祖。并要惠能连夜下山,去南方弘法。其实是怕惠能不被这里的弟子所接受,更怕大弟子神法加害惠能。

    惠能私下少林寺,但是并没有什么人关心。一个做苦力的僧人不见了,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几天之后,大弟子神法按照规矩,请求祖师传法,正式成为禅宗第六代继承人的时候,祖师宣布传人另有其人。自己已经将祖师衣钵传于此人,神法并不是自己的正宗传人。当时就引起了大家混乱,此时佛教弟子已经不下十几万,禅宗祖师不但是禅宗之主,更是所有佛家弟子的精神领袖。神法不甘心地位就这么没有了,就秘密封锁消息,一边追杀惠能抢回祖师衣钵。祖师为了惠能的安全,依然决定提前圆寂。按照规矩祖师圆寂,要昭告天下所有的寺庙。这样一来神法不但不能阻止惠能,而且神法不能公示祖师衣钵的话,就能证明惠能真的是禅宗传人了。

    惠能一路南逃,身后不但有神法的追杀,更有众多世间的烦恼。神法为了杀死惠能,故意放话出去,说惠能偷了禅宗之宝,谁要是抢回来的话他重重有赏。导致一些贪心的俗人以为惠能身上有什么金银珠宝,一路上毒杀、刺杀、追杀不断。惠能最后逃进岭南山里,过着犹如野人一样的生活。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惠能彻底领悟了祖师的佛法。后来惠能出山,在一座茅草屋里传法授徒。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草庐传法”。惠能开创了南宗佛法,加快了佛法在南方地区的普及。这个岭南就是现在福|建、广|东一带的统称。

    少林寺一直以来都是双向传承,不但是佛法的传承地,更是中国武术的传承地。早在达摩祖师在世的时候,就建议寺中弟子学武强身健体的同时护国护寺。历代少林寺主持都要选派一个高僧大德出任护寺僧,带领一些年轻的僧人学武练功。到了隋唐的时候,少林寺更是帮助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除去了为恶河南的王世充部,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事后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的太宗皇帝,来少林寺感谢众位师父。少林寺众僧拒绝了所有的物质封赏,也拒绝了到朝中担任高官,只接受紫衣袈裟各一件,水碾一具。李世民为了感激少林寺,赐下嵩山少室山给少林寺,作为少林寺的佛田。并下旨允许少林寺自己组建合法的僧兵队伍,保家护院的同时,可以广收俗家弟子。

    少林寺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明朝的时候,少林寺已经是中国武术界的泰山北斗。当时有一种说法叫“拳出少林,剑归华山。”也就是说所有练拳的,都要称呼少林为祖师,十有八九都是和少林有关连的。不是少林俗家弟子教的,就是少林的旁支,或者直接是从少林寺学来的。

    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来由是因为江南的倭寇。第一批的少林弟子是因为家乡有倭寇作乱地方,他们请了一些同门师兄弟回家乡保家护乡。可是他们人数不多,几乎全部死在了福|建。最后一个师兄弟将自己的师兄弟们供奉在福|建寺庙里,自己也留了下来。这个僧人虽然从此没有离开寺庙,但是开始教授附近的百姓一些武术。使这个本来已经快废弃的寺院重新又出名起来,寺院原名永安寺渐渐被新名字莆田少林寺取代。

    福|建少林寺的建立,在于明朝的一份调兵函。朝廷调嵩山少林寺的一队僧兵去福|建帮助官兵抵抗倭寇。朝廷的意思是倭寇多为倭国的武士,不如叫中国的功夫高手少林寺的人去消灭。第一批的僧兵出发了,他们一行三百人由河|南嵩山出发,来到福|建东南沿海。

    第一批僧兵的失败原因很多。第一是不熟悉这里的地理环境,北方人不能马上适应这里的环境生活,更加不适应这里的风土人情。第二就是水土不服,大多数的僧兵因为吃不好睡不好精神不佳,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战斗力。第三,就是低估了倭寇的残忍和作战能力。他们没想到倭寇这么没人性,这么不要脸,低估了对手就等于输了一半。再说他们都是出家人,只想着怎么收服对方,根本就不下死手,给对方彻底占了先机。第四,朝廷军队没有及时配合。没有当地人和军队的支持,这些僧兵是不能起大作用的。在这里没有当地人配合,没有大部队支援,他们就是瞎子聋子,当然打不过倭寇了。第五,后勤保障没有跟上。僧兵不同于士兵,不但不能吃rou,而且不习惯福|建当地的伙食,吃不好睡不好,怎么能和倭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