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神级学霸在线阅读 - 第八百三十九章 活久见

第八百三十九章 活久见

    托拜尔斯确实是很焦急了。

    达尔贝科的日本之行已经开始了,再不拉着杨锐回京,总不能让达尔贝科到西寨子乡来见杨锐吧,不说旅途辛劳和浪费时间,这也太直接了些。

    美国人也是讲含蓄的,达尔贝科虽然很想当面听杨锐讲故事,但还没有想到这个程度。

    当然,杨锐也不会真的让达尔贝科来西寨子乡见自己。后者是帮了他很多忙的,事实上,两人虽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隔空对话,可就关系来说,却比许多每天都见面的人还要亲切些。

    杨锐安排甘虎去做开发区和华锐制药厂的工作,之后再审查了西堡中学的实验室和河东大学的实验室,才订机票离开。

    有早就急的不行的托拜尔斯的帮忙,紧张的不行的节末机票和火车票都不是问题了。铁路局甚至专门安排了一个单独的软卧车厢,里面只有杨锐和托拜尔斯两个人。

    在春节过后的繁忙状况下,也只有国外友人才能得到此等待遇了。

    相比之下,从平江飞往京城的班机条件乏善可陈,执飞的伊尔18说起来是架好飞机,放在2010年以后去看,还能说是一代名机,做过周总理的专机,是民航开辟高原航线的元老功臣。但是,从周总理搞外交的年代到85年,再好的飞机也累垮了,为了提倡自力更生而搞的“代用品”计划更是让起降的体验糟糕无比。

    杨锐很怀疑,飞机上提供的茅台酒,就是为了灌醉乘客,以免被轰鸣的发动机吵崩溃,或者被二手烟或者其他什么不明来源的味道给熏翻。

    好在食物确实不错,而且经停以后,仍然会给一餐,让杨锐吃的很饱,再配一点烟台红酒或者贵州茅台,几个小时的旅途熬熬总能过去。

    在家睡了一日,第二天下午,杨锐才返回北大去销假。

    新学期伊始,行政教学口人人忙的飞起,不过,杨锐的到来,还是引起一阵风,好些办公人员和老师见到他,都会笑呵呵的打个招呼。

    要是以前,杨锐身为学生,不落冷脸就不错了,做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主任,才时不时的遇到些笑脸,但要说走一路就被问候一路,他还真没遇到过。

    短短的两层楼,杨锐就走了近十分钟,不停的有人叫住他,问起纪录片和诺贝尔奖的事,京城电视台当初跟拍的时候,反而没这么多人关注。

    好容易走到蔡教授的办公室门口,杨锐还没来得及敲门,斜对面的刘院长就窜了出来。

    “杨锐回来了。”刘院长乐呵呵的仰头看杨锐,就像是看树上的红苹果一样。

    杨锐总是觉得刘院长的眼神有些太热切,今天更是觉得尴尬道:“昨天回来的,想来学校销假。”

    “总算回来了,家里好吧。”

    “挺好的。”

    “你呀,这下子可是成名了!”刘院长用力的拍打着杨锐的肩膀,赞道:“身体不错,身体还好吧?”

    杨锐连连点头:“还好。”

    “身体一定要好啊,你还要再奋斗30年……唔,你今年才20岁吧?”

    “21了。”

    “再奋斗30年才51啊,都不到退休年限呢……这么看的话,你还能奋斗50年,呀,说不定要60年,咱们搞生物的学部委员做到80岁的有好些个呢,不像是搞核研究的,能不能活到80岁都不一定……”

    杨锐赶忙打断他道:“刘院长,这样说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他们自己知道命短,才会好好干嘛。”刘院长摆摆手,道:“咱们搞生物的也很危险呀,你看弄微生物的,弄传染学的,没有一个容易的。”

    说完,刘院长又赶紧道:“杨锐,你以后没事就别做传染学了啊,健康啊,健康最重要的。”

    “是,我都有锻炼身体。”

    “对呀,要好好锻炼身体,你现在得到诺贝尔奖提名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长长久久的活着,不要离开科研界……”

    “恩?”

    “活的久才有可能提到诺贝尔奖啊,你看看前面的这些人,等二十年都算少的,长的有等三四十年的。要是到了我这个年纪再做出成果,等20年的话,都要七十岁了,等40年就得90岁了。”刘院长感慨一声,道:“好多人的研究啊,就是到了三四十年以后,才看得出重要性,到时候,要是人死了,诺贝尔奖可不发给死人。你比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是多重要的发现,他要是能活到80岁,肯定能拿到诺贝尔奖。”

    杨锐沉默几秒钟,在刘院长期望的眼神中,道:“我会坚持活到80岁的。”

    “真希望我能活着看到你拿诺贝尔奖啊。”刘院长畅想未来。

    到那个时候,刘院长也只不过110岁而已。

    杨锐默默的想:长生不老果然是人类的共同期望啊。

    刘院长却不觉得自己活到110岁的愿望有什么问题,确实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因此,刘院长再次重重的拍拍杨锐的肩膀,鼓励道:“一定要保重身体。”

    “是。”

    “你是来找蔡教授的?蔡教授最近可是忙了。”

    杨锐心道:您总算说入正题了。他点头道:“听说了。”

    “你有啥想法没?”

    杨锐奇怪的问:“应该有想法?”

    “你的离子通道实验室就不想添置一点新东西?学部这次把pcr的项目取消了,经费可是蔡教授和伍研究员分配的。”

    杨锐眼睛一下子亮了,问:“能分配什么?”

    “你能用的不多。”刘院长话锋一转,却是道:“给离子通道实验室开点别的小项目倒是可能。”

    杨锐这下子明白了,连忙感谢刘院长。

    等后者回到办公室里面,杨锐敲响蔡教授的门。

    寒暄过后,蔡教授果不其然的提出可供分享的资源。

    满满两页纸的仪器列表,让杨锐突然有些感动:“我随便选?”

    “想什么呢,给你挑几样。”蔡教授说着硬话,却是很给杨锐实惠,长长的两页纸,被勾选掉的仪器很少。

    “还有这么多?”杨锐也看出来,问:“才开始选?”

    “给你留着呢。这件事情上,怎么说你都是受了委屈。老伍也是这个意思。”

    “那我就不客气了。”没有研究员会闲自己实验室里的仪器多。就国内目前的环境,研究室主任用旧的进口货和新的国产货,核心研究员用旧的国产货和八手进口货,科研汪用没坏的仪器,或者坏的不够彻底的仪器,就是这样的科研体系,支撑着中国走了60年,从中非的水平,超过北非,超过南非。

    对于已经做出了世界级成果的杨锐来说,他现在固然需要继续在科研前沿爬行,但也需要有人在后面推,来提供助力了。

    科研界不是象牙塔,也不是好莱坞大电影,孤胆英雄是走不远的。

    蔡教授现在提供给杨锐仪器,也是给杨锐一个暗示和提醒。

    以杨锐目前的成绩,蔡教授是不会直接说你该怎么做的,杨锐若是不听,或者不想听而听了,两个人都会不愉快。

    但就蔡教授的经验来看,越早开始培植门人门生的学者,日后的成就便越大。

    那些根系如榕树一般的学者,就算只能做出一般性的成就,但到老的时候,他的门人门生也有可能将他推上更高的舞台,说不定就把诺贝尔奖当终身成就奖给发了。而有若浮萍的学者,或者更糟,那些成长期间与整个树林争抢养料的,就算是能做出世界性的成就,拿到诺贝尔奖的机会也是无比的渺茫。

    有资格拿诺贝尔奖的学术成果是很多的,要说都是有人cao纵,那太阴谋论了一些,但人的因素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素。

    就根子上来说,蔡教授其实与刘院长的想法一致,并不看好杨锐拿诺贝尔奖——至少最近一些年不太可能拿到,但要是广植从人的话,机会总会大一些,至少,时间也会提前。

    “首先,这个蛋白质纯化系统,我拿走了。”杨锐一眼选中了里面最贵的大型仪器,用眼神看向蔡教授。

    蔡教授神色不变,道:“看中就勾,勾好了,我给你去要。”

    杨锐这下子放心了,手下飞快的画出六个勾,想想又画了一个,才还给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