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宋江大传在线阅读 - 第三章 逃出郓城县

第三章 逃出郓城县

    宋江抬头看了一眼东边的天空,但见天边已现鱼肚白,知道天色就要大亮了,而宋家庄上的大火兀自毕毕剥剥烧个不休。

    宋家庄的这场大火早已惊动了附近数个村庄的乡民,向日里宋家在这一带的口碑极好,附近的村民多得他们的恩惠,如今看到宋家忽起大火,众人俱是满腹疑惑,宋家庄无端怎会遭此劫难?纳罕之余,纷纷前来察看动静,希望稍尽绵薄之力,助宋家扑灭大火。

    宋家的名望还真不是盖的,一时之间,庄外竟然聚齐了附近数个村庄的乡民,加起来有五七百人。宋江此时看到来了这许多人,赶紧找个地方躲了起来,若是让张文远那厮知道他还活着,只怕不会放过他。同时宋江也为宋家能有这般大的声望暗暗心惊,接着又自欢欣起来,宋家名望越大,对他今后的帮助就会越大。

    众乡民赶到宋家庄的时候,那火已经烧了开去,整个宋家庄成了一片火海,照得附近数里之内亮如白昼。众乡民看到这般厉害的一场大火,哪里还来得及施救?遍寻周遭,附近却又不见一个宋家庄之人,众人只叫得一声苦,心内猜想宋家庄之人怕是俱已陷在火里。一想到宋太公这样一个忠厚长者,眼下竟然遭此横祸,立时就有人提出报官。

    乡民之中自有明事的人,劝阻道:“大家且休吵嚷,这场大火看似从天而降,无迹可查,但细细思忖却不尽然。大火初起之时,总该有人发觉,怎会如现在这般一个人都没能逃出来,最近常听人言,宋太公长子宋江在县里犯了人命官司,这些日子,又有官军常来宋家庄问讯。依我看,此事极不寻常,必然另有内情。”

    众乡民心里不禁打了个突,话说到这个份上,就差没说出这件灭门惨案的罪魁祸首是官军了,众人哪里还不明白?

    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刚才那些提出报官的乡民也都不再言语。但凡与官家扯上关系,众人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敢有人为宋家出头?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报官又能如何,难道官家还能将自己办了不成?

    宋江看那大火时,烧得越发旺了,房屋终抵不过大火的魔威,在大火的焚烧下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衬得周围愈发的死寂,仿佛天地之间只剩下这火魔君,肆意宣泄他的滔天威势。这场大火直烧到中午时分方才渐渐熄灭,聚集而来的乡民此时早已走得一个不剩。

    宋江生怕被熟人看到,泄露了行藏,依旧躲在暗处,直到月上中天,估摸着人都睡熟了,他才小心翼翼地从藏身之处走出。此宋江虽已不是彼宋江,但自己既然占用了他的躯体,总得为他做点事情,不然自己良心如何能安?

    宋江本想寻回宋太公和宋清的遗骸,将他们好好安葬,也算了结了对这具躯体原主人的最后一点心愿。看着眼前被烧成一片白地的宋家庄,宋江暗暗叫苦,宋家庄偌大一片庄院,此时他哪里还分得清佛堂在什么地方,只好依着昨夜的印象,在残垣断壁中苦苦搜寻。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直忙到三更天左右,宋江终于找到了宋老太公和宋清的遗骸,经过大火焚烧,只剩下些许白骨,已经分不清哪些是宋老太公的遗骨,哪些才是宋清的遗骨。在白骨中间,还有一些铁制的箭头散落着。

    宋江上前将这些骨骸仔细收好,贴身藏了,趁着天尚未明,急急离开了被烧成一片瓦砾场的宋家庄。宋江知道,自己一定要尽早离开此是非之地。

    宋江想到这里,再不犹豫,他不敢走大道,只拣小路行走。到得天明时分,宋江估摸着自己已经走出了郓城县地界,这才稍稍松了口气。方才一直担惊受怕,只顾着赶路,倒还没什么,此时一旦放松下来,只觉得肚中饿得紧,双腿也如灌了铅般,再也没了力气赶路。

    这也难怪,自昨夜以来,宋江一日一夜水米未进,又不曾合过眼,兼且赶了这许久的路,此时已是精疲力竭,饥困交加。

    宋江放眼望去,但见林木参天,目之所及全无半点人迹。不由心中悲苦,自己不会这么点儿背吧,刚刚重生就要做个饿死鬼。低头看时,身上的衣服已经被山石树枝挂得破烂不堪,丝毫起不到蔽体的作用,上面更是星星点点,染满了血渍。

    宋江此时已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身在何处,他只记得自己为了逃出郓城县地界,一路向东疾走了约莫二十里路。一定不能放弃,我定要在这个世界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正是有这个信念支撑着,他才没有倒下去。

    宋江挣扎着站起来,往前面相了一相,这一看顿时让他升起无尽的希望,正前方不远处一道炊烟在初升的朝阳下袅袅升起,依稀还能看到几户人家散落其间。

    心中有了念想,宋江感觉自己又有使不完的力气了,他向着炊烟升起的方向行去。这一走就是半个时辰,最后几乎是一步步挪到了庄前。宋江心中嘀咕道:人们常说看山跑死马,这话一点不假,刚才我在树林中相时,也不觉得这些人家有多远,如今走了这许多时方才到达。

    放眼望去,这个村落却不甚大,只有一二十户人家,由于天刚破晓,村外不见一个人影,家家户户闭着房门,若不是看到人家屋顶上升起的炊烟,定会以为这是个无人居住的村子。看到这幅情景,宋江只得上前敲开一户人家的房门。

    房门打开,走出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人,长得颇为结实,身上穿着粗布衣服,人显得比较憨厚老实。他看到宋江这幅光景,顿时吓了一跳,面带紧张声音颤抖地问道:“客人从哪里来,不知有什么可以相助的?”

    宋江知道对方看了他这幅打扮,对他起了疑心,于是编了个借口道:“这位大哥有礼了,在下姜松,山东郓城县人,只因向北贩卖货物,路上吃强盗劫了去,随行伴当都遭了毒手。在下福大命大,逃过一劫,生怕被强盗追上,在山里窝了几天,随身带的干粮吃尽了。今日只觉得肚中饥饿难耐,于是从山里出来,正巧路过贵村,想向大哥讨一顿饱饭,顺便向大哥借一套行头,在下必有重谢。”说完这番话,宋江才觉不妥,他如今身无分文拿什么报答人家。正在为难之时,忽然脑中灵光闪过,他不仅借用了宋江的rou身,身上的衣物也是他的,作为宋家长子,身上多少会带一些银两吧。想到这里,宋江探手入袖,果如他所料,袖中缝着一个布袋,作收藏物品之用。他用手一探,发现里面有一纸文书,还有些许散碎银子,心内踏实了起来。

    乡民见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又听了他的这番说辞,深信不疑,赶紧将宋江热情地迎进家中,并说道:“小民张五,乃是本地人氏,时代居于此地,以打猎为生。家中只有布衣粗食,不值什么,姜老弟不嫌弃时,只顾取用,不必言谢。”

    宋江暗赞此人倒是颇为豪爽义气,进了屋子,看到一个妇人和两个十来岁的孩童在那里坐地。妇人看到有陌生人来家,退进了内屋,两个孩童兀自在那里戏耍。

    张五行进内间,吩咐妻子准备饭食,然后回过头来,同宋江到正屋中说话。宋江趁机询问道:“不瞒张大哥,小弟折了本钱,自觉无颜回转乡里。所幸有一个知心的朋友,现在青州清风寨上定居,我寻思着去他那里借些本钱,若是能够捞回本钱也好回乡。近来只因受了惊吓,连日里躲在山中,迷了方向,这里向张大哥打听一二。”

    宋江也曾想过自己今后的归宿,原本郓城县距离梁山只有四五十里路程,一日就能到得那里,并且自己与梁山头领晁盖有旧,梁山应该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但是考虑到一山不容二虎,他又不想坏了与晁盖的义气,于是就罢了去梁山的念头,转而想到自己的故交花荣,这才向张五打听去清风寨的路。

    张五拍手道:“姜老弟算是问对人了,先父在世时,我也曾随他去过那里。只是那清风寨离此甚远,有七八百里路程,姜老弟若要去时,需向东北穿过兖州、淄州进入青州才行。”

    问明路程后,宋江心情大好,忙不迭地向张五道谢,这时张氏已备妥了饭食,宋江一连吃了三大碗饭,看得张五暗暗吃惊。用过饭后,宋江梳洗了一番就在张五这里借宿一宿,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宋江穿上张五为他备好的衣服,戴上自己的随身物品,觉得精神好了许多。他留足赶路的盘餐,将剩下的银子一股脑塞给了张五,张五本不欲要,但拗他不过只好收下。宋江再次向张五道了声“叨扰”,然后取路向青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