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华夏入侵之猛将来袭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七章 回京覆命 众臣受赏

第八十七章 回京覆命 众臣受赏

    大军走了七八日,终于安全到达安定,众人这才肯定自己活了。

    安定,谁取的这个名字?来到这果然安定了,以赵明为首,三军筋疲力尽,来到安定若不好生休养一番,谁也动不了了。赵明更是在安定城主府中倒下去一睡便是三天,虽然确确实实只睡了一天一夜,但后面两天浑身疼得不能动弹,这使得他无限怀念前世的宅男生活,吃了睡、睡了吃,家中米虫、冢中枯骨。

    一直到第四天,赵明才勉勉强强活了过来,有点人气了。理了理思路,下一步是入洛阳覆没,然后再回陇西,当然回陇西之时要将上次入洛阳天子赏赐的百万粮草与钱货一起送回去,上一次匆匆回陇西是为了调兵遣将走一趟西河,并没有将那些赏赐送回陇西。

    想到这,赵明找来几名亲随,使其回一趟陇西,调杨业军到洛阳押送粮草钱货。当然,朝廷不可随意调动兵马,只是这次调兵押送粮草是赵明上次还在洛阳之时便通报过太子了,否则百万粮草如何运回陇西?不过,即便有杨业的六千人马,也是不够人力运送粮草的,还需再去河东招募一批流民,并州被匈奴占据,大量人口南下,河东有数十万流民可供赵明招募。

    众人又在安定整整休息了两天,才从安定出发,回京覆命。

    数日后,一行人终于回到洛阳,冉令负责向太子禀告事情经过,赵明等人也暂时留在洛阳等候朝廷赏赐,这一趟虽然没有完成诛杀王弧乘的任务,但意外之下却除去了匈奴王以及匈奴大王子、右贤王三大匈奴中枢大员,也算是天大的功劳,赏赐是少不了的。

    可惜赵明心知此番恐怕是好心办坏事,事前他并不知道**哈赤在并州,这一趟虽除去了匈奴三大员,但反而是帮了**哈赤大忙,匈奴最有权势的三名大员一死,**哈赤或许会趁机上位,清太祖可不是好相与的,只怕比匈奴王更难对付。

    不过并州势力重组应该是会内部动荡一段时间,河东以北压力会小很多,说到底还是没有除去王弧乘,否则完全可以提兵北上,趁匈奴动荡杀他个落花流水。有王弧乘在,他虽不是匈奴人,但在匈奴十几年,完全有能力和人望稳住匈奴局势。

    这一趟损失十五员大将,尤其是陇西殉国的五人,五人英容样貌深深印在了赵明心中,殇……时时刻刻鞭策提醒着赵明,王不是那么好做的。

    要说收获,除了自己的提升外,陆文龙、马超武力提升一点,七郎、八郎疯狂提升,尤其是七郎,14岁92的武力,这是要逆天的节奏了,将来绝不在陆文龙、吕布、薛仁贵之下。

    第二日晚,这一趟西河之行的人便接到朝廷宣旨,参加次日朝议。看来太子一党效率不低,已经议出了赏赐章程。

    赵明却不管那么多,刚到洛阳便安排沮授、马超去河东招募流民,准备押运粮草回陇西。

    次日一早,赵明等人便穿戴整齐,来到皇宫门口等候朝见。这一次来得特别早,众人到的时候,皇宫门口挤满了文武百官,早朝还没开始。

    武王赵明一到,无数官员前来道贺。西河一行连诛匈奴三名大佬,洛阳城中早已传遍了,百官纷纷上前恭贺,有真心称赞的,有假意恭维的,可无论别人如何吹嘘,赵明自己头脑十分清醒:恭喜?喜从何来?

    于私,陇西连折五员大将,虽不至伤筋动骨,但也是受损颇大,赵明更是深刻了解到了自己的缺点;于公,匈奴三大员之死,短期内虽然打压住了匈奴的声势,可赵明知道**哈赤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然趁机坐大,只能寄希望于王弧乘与**哈赤政见不合,使他二人内部掣肘,互相攻伐,朝廷才有可能收复并州失地;相反,若是他二人联起手来,互相扶持,天长日久的话,何止后患无穷?

    赵明嘴上与百官鬼扯一番之后,宫门大开,百官朝圣,而赵明等人则继续留在原地,等候召见。

    不一会儿,众人得宣觐见天子。

    赵明一行来到殿中,三跪九叩之后,献上了匈奴三大员的首级。

    天子赵翌率先说道:“明儿这一趟辛苦了,年方十五,深入敌后,连诛匈奴三大员,旷世奇功,我朝前有你父信王,后又得了明儿,何其幸甚?”

    赵明听着,想起殉国的十五员大将,心中愧疚难当,一时悲从中来哭道:“皇爷爷,孩儿当不得您的夸奖,都是孩儿年青识浅,指挥失误害了我大燕十五员大将葬身并州异族之手,一万虎贲仅仅回来了不到两千,孩儿惭愧呐……”

    这可真不是在演戏,近日赵明虽看似轻松无事,却是一直将这份心事压在心底,此刻朝议西河之战,天子一番称赞使赵明有些无地自容,张口本来想推辞几句,谁知一开口竟然一股脑儿全发xiele出来,一阵大哭,可谓悲天抢地,身边失去了亲人好友的李世民、关铃、秦琼、张辽等人也忍不住伤心,一同大哭。

    天子也听说了老将军冉护国断后殉国之事,亦不由悲伤难当,冉护国可是跟了他数十年的老臣了,可谓朝廷之肱骨,大燕之脊梁,此刻见赵明等人痛哭,也忍不住抹了抹眼泪。

    “明儿放心,冉老将军等十五名大燕英雄,朝廷绝不会亏待了他们的后人,来人,颁旨……”

    “奉天承运……”

    朝廷先对殉国的十五人追封,封赏最高的是老将军冉护国,追封了一个县侯;其次是亲手射杀了匈奴王的曹性,追封为亭侯,其余人等则追封为大小不同的将军,并赐下不少实物赏赐给他们的家人。

    之后,又对此行的将官一一封赏。

    当然,封赏最大的便是赵明、冉令、李渊、吕布四人,至于他们手下的将官,最多也就是给偏将军或牙门将军的名号。

    赵明因为爵位已经是郡王了,无法再提升,这一次也不知是太子还是天子的决定,封赏非常大胆而且大方,直接给了赵明权利可以在自己郡国封杂号将军,这个权利给的非常大,连赵明都觉得意外。自然,不管赵明怎么封怎么提升他手下将领的官职,领的还是陇西发的工资,朝廷只管陇西三万兵马的粮草、军械,至于你有多少手下,什么官?工资多少,那都是赵明自己的事情。

    至于冉令,由于老将军冉护国已经追封了县侯,而且冉令太年轻,目前也不适合封侯,就赏赐了他大量的实物钱财。

    李渊被封为侍中,入朝听用,李世民子代父职为解良县守。

    吕布阵斩匈奴大王子,手下曹性又射杀了匈奴王,这一趟可谓居功至伟,被封为温侯,不过不是前世那个河内温县县侯,而是壶关有个温乡的乡侯,历史的惯性啊。官职也从鹰扬将军提升为威北将军,继续留在壶关助老岳父严虎守住壶关。

    一应封赏完毕,赵明一行人并未退下,特地被太子留下在一边旁听朝议。

    之后又议了两件大事。

    其一,果不出赵明所料,并州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匈奴王与大王子相继身死,王弧乘立主匈奴王年方12岁的幼子继位,自领国相,又封立了大功的**哈赤为大将军,二人共同摄政并扶持幼王。

    看来王弧乘与**哈赤是友非敌,二人已勾结在一起,匈奴一族自此恐怕大权旁落,名存实亡了。

    朝议便是对于并州匈奴的变化如何应对?可惜赵明是郡王,天子与太子不问,他是不敢擅自开口说话的,朝议之事,已经封国的郡王还是要避嫌远离。否则赵明定然力主立刻出兵河东攻打匈奴,若不然天长日久之后,**哈赤加王弧乘绝对比原来的匈奴三大员难对付多了。

    这一件事议来议去还是老生常谈,朝廷上下一致认为匈奴虽死了三名大员,但兵势不减,朝廷还是要与这些异族打持久战,一两年之后,穷兵黩武的这些异族国力粮草接济不上之时,才是朝廷出兵的良机。

    朝议第二件事:便是骠骑将军李华云上表所说,放宽边关兵力编制,使边关兵源充足,如此,才可保证边关不再兵败失地,否则一败再败,朝廷国力日衰而异族国力渐强,朝廷想与异族打持久战拖死异族的思路岂不是胎死腹中了?

    此事已经议了很久,今日太子便是要拍板定下此事。众臣口沫横飞、引经据典争论了很久,太子最后非常“艰难”地定下了此事,准!但何郡何地增兵多少,要议出章程来。

    赵明第一次参加如此冗长的朝议,不,还不是参加,是参观。包括赵明的陇西在内的北方边关各郡如何增兵,百官们一个一个议,一个一个讨论,一直打了午时都未讨论完毕,不过赵明的陇西已经议出章程了,武王封地可是重中之重,无论哪方面说都不可不慎。---------------------------------分割线----------------------PS: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还可以入目一观,请大家莫要吝啬多点一下推荐,谢谢,十万个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