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节
,他其实更看好冉有。【】 “我嘛,没有子路哥那么大的志向啊。”冉有说着,笑了笑。“我呢,给我一个方圆五六十里或者七八十里的小国家让我去治理,大概也是三年时间吧,我能让百姓富足。至于礼乐这样的事情,还要等待君子来做了。” 冉有话里有话,其实他对孔子的礼乐说法不以为然,认为那太理想太脱离现实。 “赤,你说说。”孔子对冉有的话不置可否,问公西华。 “我不敢说我能做什么,我愿意学习。祭祀宗庙,或者接待外国君主盟会这类事情,我愿意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一名助理主持人。”公西华说,他岁数最小,说话也不敢太大声。 孔子点点头,他对公西华还是很欣赏的。 曾皙正在一旁弹瑟,瑟声不高,因为他知道不要干扰了这边的谈话。此时一曲尚未终了,孔子耐心地等着。对于曾皙,孔子还是另眼相看的,一来曾皙的岁数仅仅小于自己,现在的教学主要还是他在负责,在孔子的学校里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子路,作用则仅次于孔子;二来,曾皙跟随自己多年,这一次又特地从鲁国过来辅佐自己,这让孔子非常感激。 一曲接近尾声,孔子才发问。 “点,说说你啊。”孔子问。 “铿”一声,孔子的话音落的时候,恰恰是曾皙瑟声结束的一刻。 “我的志向和他们都不一样啊。”曾皙说,笑笑。 “没关系啊,人各有志啊。”孔子说。 “我的志向不大,晚春的时候,穿着轻薄的衣服,会同五六个朋友,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跳舞,唱着歌一路归来。”曾皙说。他的志向,类似于隐者了。 “我的志向跟曾皙一样啊。”孔子慨叹。 子路、冉有和公西华离开之后,曾皙留了下来。 “老师,你觉得三个人说得怎样”曾皙问。 “都说出了自己的志向啊。” “那,老师为什么对子路的话有些不以为意” “治理国家要靠礼,可是他说话还是一点礼让都没有,所以我笑话他。” “冉有谈的不是治理国家吗” “怎么见得方圆五六十里就不是个国家呢” “那公西华呢他说的不是有关国家的事吗” “祭祀和盟会,不是国家的事是什么事公西华要是只能当助理主持人,还有谁能当主持人” 通过这一段对话,弟子们知道,孔子的志向已经从治理国家、拯救天下下降到了享受人生了。 按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弟子们的矛盾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学生多了,什么人都有。即便是孔子的学生,也同样如此。 孔子的学生,分为老中青三辈,三辈的情况各不一样。 老一辈的学生中,子路和冉耕追随孔子在卫国,最近曾皙也过来了,还带着小儿子曾参。所以老一辈的就是三个人,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处得不错。 中间一辈中,胡乱是整天没事干,和谁关系都好。子贡原本性格傲慢,喜欢说三说四,大家都挺烦他。不过周游列国回来之后,性格改变了很多,不再说别人坏话了,也谦虚了很多,再加上平时出手大方,常常周济生活困难的同学,因此,同学们渐渐开始喜欢他。 子贡最好的朋友是冉有。说来特怪,子贡一向目中无人,可是对冉有一直很客气,大致是被冉有的才能和沉稳的气质所折服。而冉有也很欣赏子贡的机智和慷慨,因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而子贡跟宰我始终不对眼,原因很简单:两人都很能说。平时没事了,两人就会争吵。争吵到最后,就成了仇人。 宰我的性格有点怪癖,而子贡又是人人喜欢,因此宰我就不太受欢迎了。 小一辈中,孔子比较看好的有四个人:子夏、子游、子张和曾参。 论才华和聪明程度,子夏比其他三个人都要出色。不过,子夏有一种傲气,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而其余三个人尽管在聪明程度上不如子夏,但是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的人品比子夏好。 就这样,子夏成了小一辈中的的公敌,受到孤立。不过,子夏不在意。 基本上,老一辈都已经与世无争,因此老一辈与师弟们的关系都处得不错。 子贡和子夏都是卫国人,而且都很聪明,子贡很喜欢子夏,经常关照他。子夏家中很穷,子贡常常资助他一些,两人因此就走得更近。 师兄弟们之间,钩心斗角的事情常常会有。 有一次,孔子要出行,看天色似乎要下雨,孔子正在犹豫要不要拿雨伞的时候,跟随他出行的子游说话了:“老师,子夏有把好伞,叫他拿来用吧。” 子夏确实有把伞,是子贡才送给他的。子张之所以建议用子夏的伞,不仅仅出于嫉妒,实际上还想让子夏难受,因为子夏这个人家里特穷,所以比较吝啬,平时绝对不借东西给别人。 “别出这馊主意了。”孔子当然知道子游的算盘,也当然不会上当。“子夏这个人不是那种很大方的人,不过这没有什么。告诉你,跟一个人交往,尽量交他的长处,不要触碰他的短处,这样就能长久地交往。” 子张见自己的小算盘被老师说破,一脸的尴尬。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玩这种小心眼。 按说苑。孔子将行,无盖,弟子曰:“子夏有盖,可以行。”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者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长矣。” 对于学生们之间的各种争斗,孔子都看在眼里。孔子通常不会直接批评他们,避免介入其中。不过,这不等于孔子坐视不管。孔子的办法,就是在平时的授课之中讲解为人处世交友的道理,旁敲侧击。 以下,都是论语中孔子教导学生们的道理。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见贤思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当仁不让,这几个成语出于这里。 有一次,子贡陪孔子聊天,说着说着,话题就到了几个小字辈的学生身上了。 “老师,您认为子张和子夏谁更贤能一些”子贡问。孔子知道子贡和子夏的关系好,自己说什么,一定会传到子夏那里去,岂不是又要生是非 “子张过了,子夏不够。”孔子说,意思是子张迂腐了点,子夏则市侩了点。 “那,是子张贤能一些了” “哼,过了和不够是一样的。”孔子说。他才不会说谁比谁好呢。 按论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挫折让人变通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有一个看法有了重要的转变。 从前,孔子认为真正的仁者应该是为国君服务的,而不是为大夫服务。因此当初在鲁国和在卫国的时候,他就很反对学生们去出任大夫家的家臣,他把家臣称为陪臣,就是蔑视他们。 可是,如今的情况,各国的国政都在大夫手中,国君对人才基本没有需求,要出仕,在国君这个层面基本上没什么可能了,连自己都没戏,何况自己的学生呢从前混得最好的子路和冉有,也都是当了家臣。 所以,孔子现在变得现实了,不仅不再阻止学生们当家臣,甚至开始鼓励。毕竟,自己的学生如果都穷困潦倒,今后谁还来当自己的学生 “君子生于世间,没有非要做的事情,也没有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去做好了。”孔子说,半辈子的挫折,让他学会了变通。 按论语。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一次,子贡问怎样才能让自己实现老师所提倡的“仁”,孔子说了:“工匠要做好他的事情,首先就是要完善他的工具。对于你来说,当你住在一个国家的时候,跟随大夫中的贤能者去做事,与有仁德的士人交朋友。” 按论语。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如果用现代话来说,从前,孔子只想着要当国家高级公务员,想要改变国家。如今,知道要当国家公务员没有希望了,所以,开始勉励弟子们去好的公司打拼,与白领阶层交朋友。 子贡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老师实际上已经听从了自己的建议,降低了自我要求以及对学生们要求的标准。 不过,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子贡过了一段时间又想了一个办法。 这一天,子贡悄悄地来找孔子了。 “老师,我有一块美玉,是找个好匣子收藏起来,还是找个好价钱卖掉” “卖掉啊,卖掉才能产生价值啊,去找个好买家吧。”孔子说得毫不犹豫,要是放在从前,那可有好一番大道理来讲的。 按论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彻底明白了,老师卖不出去自己,现在要尽力把学生们卖掉,让学生们去寻找自己的前途了。 第二六九章子路和颜回 孔子要推销出去的第一个人是子路,这倒不是他认为子路最有才能,而是出于感情因素。子路跟随他的时间最长,最忠心最直爽,出力也最多,岁数又老大不小,如果再不能推销出去,这辈子就算是废在自己手中了。所以,于情于理,都要首先帮助子路找到出路。 孔圉是卫国的卿,一向非常好学,跟孔子的交往很多,时常向孔子请教学问,因此两人的关系很好。好到什么地步呢或者说孔圉好学到什么地步呢 按论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段话什么意思就是在孔圉死之后被谥为孔文子,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孔圉被谥为文,孔子说了:“因为孔圉聪明而且好学,又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两个成语都来自这里。 孔圉是卫灵公的女婿,是现任国君卫出公的姑父。因此升迁机会比较多,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卫国的卿。 公叔戍占领的蒲地已经被卫国夺了回来,现在是孔圉的封地,而蒲地恰好缺一名地方官员,也就是令,换现在说法,就是蒲县县长。 “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吧,子路这人不错,好学忠诚,没有私心杂念,还在季孙家当过管家,人品能力都是上佳,怎么样”孔子向孔圉推荐,两人都姓孔,虽然不是一个来源,可是还是觉得比较亲切。 “好啊好啊,我面试一下。”孔圉知道子路的经历,也认识子路,不过还是要面试一下。 面试的结果是孔圉非常满意,于是子路成了蒲令。 子路治蒲
临行之前,子路来向孔子道别。 “由啊,你将要去当蒲令了,老师送给你车呢,还是送给你忠告呢”孔子问。他为子路高兴,虽然他也只有一辆车,也愿意送给子路。 “忠告吧。”子路没有犹豫,他不能要老师的车。何况,上任之后,就会有车。 “那好。”孔子其实愿意送的也是忠告,他早就想好了。“蒲这个地方是卫国的主要兵源地,壮士很多,很难治理。不过我告诉你,只要恭敬客气,就能让勇者服气;只要宽容公正,就能与人相处融洽;只要谦恭廉洁,就可以亲近尊长。” “嗯,还有吗”子路觉得老师说得挺好,还想听。 “以身作则,然后可以劳民。” “还有吗” “不要怠惰。” “还有吗” “等你做一阵再来问吧。”孔子笑了,子路就是这样的人,问起来没完,有时候也挺让人烦。 按论语。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子路带着老师的忠告上路了。 从楚丘到蒲,子路在石门这个地方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离开的时候,因为时间很早,守门人觉得这个人行色匆匆,有些可疑。 “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守门人问。 “啊,从孔丘那里。” “孔丘就是那个明知没戏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哈哈哈哈。”子路笑了,点点头,上路了。 按论语。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不可为而为之,这个常用语,就来自这里。 子路在蒲地的治理不错,他一切按照孔子的标准去做,公正无私,工作努力,一门心思为老百姓做实事,因此子路在蒲的名声非常好,老百姓喜欢他,孔圉对他也很放心。 时间不长,子路又把高柴引荐给了孔圉,担任了孔圉封地的士师,也就是执法官。对此,孔子还有些意见,觉得子路应该推荐更优秀的师弟。可是没办法,子路就跟高柴的关系铁。 子路常常会派人看望老师,同时也向老师请教。而孔子也非常关注子路,有时候也会派弟子去看望他。 有一次,子路让人来问一个问题。 “什么是君子” “修养自身,保持谦恭。” “这就行了” “修养自身,以帮助别人。” “还有吗” “修养自身,以造福百姓。”孔子说,不过随后加了一句。“这一点,尧舜还担心自己做不到呢。” 按论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又有一次,孔子得了重病,看样子就要过去了。于是子路就派自己的属下去伺候孔子,按照家臣规格要求他们。后来孔子病好了,对子路的做法很不满。 “太过分了吧。”孔子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子路是在忽悠我啊。我本来没有家臣,他给我弄几个假的家臣来,让我骗谁啊骗老天爷况且说了,让我死在家臣手中,还不如死在学生们手中呢。再者说了,就算我不能得到风光大葬,难道还会死于道路吗” 其实,子路也是好意,一般的大夫家中没有家臣,一定要是很有势力的卿大夫才有家臣。子路知道孔子好面子,所以派来几个手下假扮家臣,也是为了让孔子死得有面子。 谁知道,孔子反而不高兴了。 看来,子路天生不是个拍马屁的料,费了半天劲,最终还是挨骂。要是子贡做这样的事情,估计孔子不会这么说。要是颜回做这样的事,大概要受表扬了。 按论语。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不管是请教也好,拍马屁也好,孔子说归说,心里还是挺高兴,他也知道子路是好心。不过,最新的一件事情真的让孔子紧张得不得了,以至于立即派子贡去找子路。 什么事说起来,是件好事,好人好事,放在今天,算是感动中国的事情。 原来,子路看到蒲地的农村水利系统不完善,担心暴雨来临造成水灾,因此在春忙之后,组织当地百姓兴修水利,挖沟造渠。看到当地百姓生活普遍比较困难,子路于是从自己的俸禄里拿出粮食,每天向修水利的民工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按照当时的规矩,午餐都应该是自己携带的。子路这一举动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换了今天,也同样会受到广泛赞扬。 这一天,子路又率领百姓挖沟,子贡来了。 “子贡,你怎么来了老师身体还好吗”看见子贡,子路非常高兴,先问候了老师。 “老师身体很好,不过心情不好。”子贡说,对子路笑笑。 “为什么”子路有些奇怪,老师心情不好,有什么好笑 “老师很担心你,让你立即停止供应免费午餐。”子贡说。 “为什么我这是施行仁德啊。老师平时总是叫我们要仁德,可是真正做起来又要阻止我,为什么”子路很不解,甚至有些气愤地问。 “老师这么说。如果你认为老百姓确实不够吃的,应该上报给孔圉大夫或者国君,然后从公家的仓库里拿出粮食来救济大家。如今你私自用自己的粮食给大家,是要让百姓怨恨君主,而感激你。你想想,后果是不是会很严重”子贡回答,这是孔子教给他的。 “是哦。”子路恍然大悟。 所以,仁德不仁德,还是要服从于政治的。坐而论仁,往往是不考虑当权者的利害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当权之前爱民敬民,当权之后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这未必就是他的思想改变了,而是情势所迫。 屁股决定脑袋,这条真理千古不变。 颜回少白头 在孔子的弟子中,论管理才能,冉有是独一无二的,孔子准备第二个推销出去的就是冉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