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0章:乐天者保天下
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皇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这样一来,想要当官的就必须要有真本事,还要有皇帝过目,比起大唐的举荐,可要严密了许多。“ 黎利点了点头道:“这倒是?“ 范文巧道:“不经如此,宋代皇帝还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皇帝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天下读书人彻底算做皇帝的门人了!“ 黎利道:“这宋代皇帝打仗不行,治理国家还是挺厉害的,就这么轻松几下,竟能杜绝了大唐延续的百年漏洞,让人好生敬佩的很?“ 范文巧平日里对宋朝读书人的天下很是向往,闻言道:“可不是么,这宋代人啊,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考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本事,比起大唐的诗词歌赋,这个有用的多了,真真儿的有用的人才?“ “考试到是精简了,但却多了徇私舞弊的功夫看样子也花的不少?这也是个麻烦事,若是朝廷派遣官员不得力,不是一样的白花费功夫?” “呵呵,陛下有所不知了?”范文巧呵呵一笑道:“这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这样看来,并不麻烦?” 黎利似有些心动,道:“这宋人的科举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了,这大明的皇帝为何不用送人的东西,偏偏弄个什么八股取仕,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找事么?” 范文巧已经口干舌燥,听黎利的口吻,似还有探讨下去的意图,便道:“皇上,可否容微臣喝一口茶汤?” 黎利一楞,这才惊觉自己与人家说了大半天的话儿,忙招呼太监送上两杯茶汤来。 范文巧说了两更天,早已口干舌燥,见茶汤送来,客气了声,便也不多想让,端起茶杯便咕噜咕噜一阵猛灌,连着将一杯茶汤喝了干净,口渴之感才好了些,依着他的性子,本还想再喝上一杯,可人家皇帝没出声,他也不好意思,只好放下茶杯,吧唧吧唧了两下,继续说道:“皇上这话儿原本倒也没错,可那朱家的皇帝可不这么想?” 黎利正喝着茶汤,闻言哦了声,放下茶杯道:“此话怎么说?” 范文巧显然对宋代的科举多有研究,闻言吞了吞口水,继续说道:“这宋代人读书人聪明,那是有原因的,宋人要科举,就需要学习策论,而宋人的策论所涉及的泛围很广,包括帝王之学、治世之道、天道人极、礼乐弄政、古今治道、当世急务、经学、史学、刑罚、吏治、教化、肆武,甚至天文、地理、祭祀等,这些可了不得,若这读书人忠于朝廷到也罢了,可有了别的心思,陛下想想,这些本事,想要做些什么,还能做不成么?” 黎利心头跳了下,读书人的本事有多大他虽没见过,但从骨子里不敢小视,所以一听宋朝的读书人有这么大的本事,不免汗了一把,心道:“怪不得那朱洪武不用宋人的法子,这样的读书人那个敢用?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么?“ 范文巧这一说并非信口开河,宋代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从明代永乐二年状元曾棨,在其试卷中对宇宙结构,天体运行,论述十分细密,运用了大量的精确的数字:“历法周天三百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天左旋于地,一昼夜,其行一周而又过一度。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夜则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如此等等。这种有关自然科学的策问和对策,在历代之状元卷中实属罕见。不仅如此,他同样运用了大量的精确数字对古代的音律作了论述。对于这种临时给定的题目,如果平时没有积累渊博的知识,恐怕是难以作答的,所以但从这一点来说,宋代的读书人都是聪明人的确不假。 黎利也不知在想什么,一时没说话,宫殿里,立即变得沉默了起来。 趁着这档口儿,范文巧又喝了两杯茶汤,从他对皇帝的了解,皇帝这是在思考呢,待会儿少不了说上一通,他不过是贴个耳朵听一枣儿,自己可是实打实的再说,说了这么一早上,不趁机喝上几杯茶汤,还不可给渴死。 也不知过了多久,眼看着天色差不多快亮了,再过一会儿就要早朝了,这事儿不解决,待会儿早朝了可不好说了,可唐人的法子好是好,漏洞大了些,宋人的科举法子倒是完美,但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太强夯了些,碰上了雄主还能震慑得住,碰上了一个好说话的主儿,这帮读书人还不得蹬鼻子上脸了,到时候谁是谁的皇帝还不好说呢,再说了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总不能给自己儿子留下一堆麻烦吧,基于这个考虑,让黎利好生犹豫了一番,忽想起大明的法子,道:“如爱卿所说,还是这八股文好了?” 范文巧正喝着茶汤,听黎利问话,急忙吞了嘴里的茶汤,然后放下茶杯,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较唐人的开放,宋人完美,这明人的八股文是最不可取?“ 黎利皱眉道:“怎么说?“ 范文巧似一时没想到该如何说,沉吟了一番后道:“这样说吧,明人的八股文呢,被明人称为制艺、制义、时文、八比文等等,用《四书》为题者又称“四书义”或“四书文”,用《五经》为题者即可称“经义”。是朱洪武与谋士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说到这儿,范文巧顿了顿,又道:”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洪武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永乐二十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 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二句、四句为对,排比十数对成篇,而不止于八股者)。其两扇立格(谓题本两对,文亦两大对),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若长题则不拘此。 ^^^^^^^^^^^^^^^^^^^^^^^^^^^^^^^^^^^^^^^^^^^^^^^^^^^^^^^^^^^^^^^^^ 第二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今晚依旧是三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