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一路绝尘在线阅读 - 962.从菩提树到六祖慧能

962.从菩提树到六祖慧能

    962.从菩提树到六祖慧能

    光孝寺的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到此一游的香客可以拜佛求神,而那些喜欢寻觅古迹的游客更是应该追根寻源。

    光孝寺的建筑规模雄伟,为岭南丛林之冠。它不仅在佛教历史上**重要的位置,并且开创了华南建筑史上独有的风格和流派。原有十一殿:包括十大殿:毗卢殿、西方三圣殿、观音殿、罗汉殿、六祖殿、伽蓝殿、韦陀殿、天王殿、悉达太子殿、轮藏殿:六堂:戒堂、风幡堂、客堂、禅堂、檀越堂、十贤堂;三楼:睡佛楼、钟楼、鼓楼。由于历史变迁,寺院几遭破坏和毁灭,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将光孝寺归还佛教界,本焕法师经过十年的努力,寺院现已修葺一新,光孝寺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鼓楼、伽蓝殿、六祖殿、睡佛楼、洗钵泉、东西铁塔、大悲幢、痉发塔等建筑与历代碑记文物。

    建筑群中无疑以那座东晋时代创建、唐代重修,保持了唐宋的建筑艺术的大雄宝殿最为雄伟,大雄宝殿作为光孝寺最主要的建筑,构筑在高高的台基上,钟、鼓二楼分建在大殿之左右,殿内的三尊佛像合称为华严三圣,宝殿台基左右两侧还有一对石法幢。这座大殿面宽35.36米,进深24.8米,高13.6米,重檐歇山,出檐平缓,为岭南最雄伟巍峨的大殿。殿内采用中间粗、上下略细的梭形柱,**的棱形柱和层层挑出的斗拱相互衬托。造型质朴,具有典型的唐宋风格,而大殿下的檐斗拱都是一挑两梁的重拱方式,这种风格是中国著名古建筑中是仅见的,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使得屋脊的跨度增大,体现了中国唐代以来的建筑风格,中国南部的许多寺院的建筑都仿照光孝寺的这种样式。

    六祖殿是北宋祥符元年创建的,内供六相惠能大师的坐像。六相殿前有古菩提树,相传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种植,我国境内各地的菩提树都是由此分植的,光孝菩提正因为有这棵名扬天下的菩提树而成为羊城八景之一的。但是清人徐珂在他的《清稗类钞菩提树》里记载:羊城光孝寺有菩提树,相传汉之虞仲翔曾读书其下。近虽仅余枯干,然吾国城市之树,固无有逾于此者矣。嘉庆丁巳六月,羊城飓风大作,树拔起,粤抚陈大文命树工栽之,培以豆谷腴泥,树复生。年余复槁。寺僧往南华寺,分其种,仍栽故处,亦翘然葱倩矣。《五代僭伪传》云:干德五年夏,光孝寺菩提树为大风所拔。南汉林衢《光孝寺》诗云:旧煎诃子泉犹冽,新种菩提叶又繁。据此,则树已屡易,固非达摩之手植矣。这才是事实。

    光孝寺有许多与禅宗六祖惠能有关的故事。据说当年惠能因为聪明和智慧,从五祖弘忍那里继承了衣钵(也就是袈裟),却遭到了以神秀为首的师弟兄们的妒忌而遭到追杀。惠能只得一路南下,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回到新兴故乡后隐姓埋名,直到十六年后,惠能听说羊城光孝寺来了个**师印宗,才来到这里,于是才有了那个幡动的悟性,印宗法师才邀请他入室详细询问,惠能这才将珍藏了十六年的袈裟和圣钵出示,印宗这才知道,原来他就是人们找寻了这么多年的禅宗六祖。

    据说,在其后的那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印宗法师在光孝寺大雄宝殿后面的菩提树下给惠能削发受戒,在场的有当时国内的十大高僧,后来人们在惠能的头发埋地处,盖了一座小塔,名叫瘗发塔。惠能公开成为禅宗南派领袖之后,转至韶关的南华寺开坛传法36年。惠能认为,万物皆是人内心的体现,只要内心向佛,就能去恶从善,见性成佛。这种顿悟的参禅方法和北宗的渐悟的方式比起来,更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所以南宗在中国南方也越来越兴盛,终于形成了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宗五家,并对日本、朝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惠能便成为佛教禅宗的六祖,即第六代的宗师,光孝寺因此而名扬天下。

    那座以石为基础,砖灰砂结构,八角形,九层,高7.8米,每层有佛龛,嵌有泥塑佛像的痉发塔始建于宋朝,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复修,后被毁,1990年经考古发掘在原位置上由住持本焕法师复建,地下是否真的藏着六祖惠能的头发真的不得而知,可是在光孝寺里还有很多真正的文物却是不可小视的。

    光孝寺的东西铁塔的确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座铁塔。其中西铁塔建于五代南汉大宝六年(963),比东铁塔早建4年。该塔是南汉皇帝刘鋹的太监龚澄枢与他的女弟子邓氏三十三娘联名铸造,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抗战期间因房屋倒塌,压垮了四层,现仅存三层;而东塔保存完整,铸于五代南汉开宝八年(967),以南汉主刘鋹的名字铸造,四方形,共七层,塔高7.69米,用盘*和宝莲花装饰,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塔身上铸有900余个佛龛,每龛都有小佛像,又名千佛塔,工艺精致,其体积和装饰充分说明一千年前中国人民已掌握了高度的铸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初建成的时候此塔全身贴金,有涂金千佛塔之称。那座不很起眼、字迹多已风化的大悲幢当然也是真的,建于唐宝历二年(826),宝盖状如蘑菇,以青石造成,高2.19米,幢身八面刻有大悲咒,为光孝寺内现存石刻中最早而且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佛教建筑。

    那座建于东晋隆宇六年(公元401年)的大雄宝殿声称是华南现存最古老、保留唐宋遗风最好的建筑,端庄雄伟的外貌与完全适合南方气候的内层设计,同样都可以称为一绝;重檐到*,圆柱悬空,既壮观又能起防雨防潮的作用,虽然经历了历朝历代的修葺,但原貌基本没变。只是在清顺治年间重修的时候,西南两侧的外廊平台栏杆构造已与北面外廊宋代遗存有所不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修葺中,又把东南西三侧的勾栏拆掉,改成新的仿宋建筑,而剩下的北侧栏杆上,因风雨侵蚀及各种原因,十三只石狮只剩五、六只较完整,但它们的造型仍有唐代的雕刻特点,也才是原来的模样。

    羊城的光孝寺还曾经在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一般认为有海路和陆路两条传入路线,陆路经西域丝绸之路传入当时的长安,海路则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广东。羊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位于羊城市中心的光孝寺于是成为中外高僧往来传法的重要基地:既是西方梵僧远渡重洋到中国传法的第一个佛门驿站,又是中国僧人从海路去西天取经的始发港,而且还是历代高僧大德游历岭南的必到之地。不仅是《摄大乘论》、《俱舍论》、《楞严经》等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被译成中文的地点,不仅是我国南宗禅的发源地,在中国密宗传播史上也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风雨的破坏、战火的毁灭、岁月的流逝都使得羊城昔日的园林寺观中匾额对联基本上荡然无存,仅有光孝寺的那块诃林牌匾所幸保留了下来,至今仍悬挂在山门的弥勒像上方,落款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岁次壬子正月元旦,赐进士第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区大相书,并有印两方。迄今历史已有400多年,是这座城内现存最古老的木匾,也是真的。

    光孝寺的匾额光孝禅寺是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宪宗朱见深赐的。由于光孝寺建寺历史悠久,又与禅、净、律、密等佛教各宗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岭南第一间佛寺和岭南佛教的传播地,故而驰名中外,正如天王殿前的那幅旧楹联所题写的:禅教遍寰中兹为最初福地;祗园开岭表此是第一名山。此非光孝寺莫属!

    光孝寺的建筑雄伟壮观,寺院气势宏伟,殿宇优美*,是中国建筑艺术之瑰宝,为岭南丛林建筑之冠。就和那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家、举世公认的佛教泰斗赵朴初居士题写的那幅光孝寺对联中说的那样:万劫风动幡喜今朝古刹重光佛日常临功德海;十方参法塔愿来者宝坛听偈慧灯永续祖师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