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文乐出生于洪武三十二年(建文元年,1399年),父亲王福田秀才,母亲王氏,皆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莱州府即墨县王家村人,自幼受父亲启蒙,永乐二年(1404年)张三丰真人亲至,收王文乐为侍童,出世于崂山全真教,真人曾言,此子非常人,上一世乃是皇子,因代父受过而早夭,然今世年幼之时仍有天劫恐不久于世,令其在此出世修行九年化解劫煞,他日必泽福万民,修成则令其下山去南京入世,真人离去后其一直在厨房做伙头,平时打坐修炼不出深山一步。永乐八年(1410年)受登州府瘟疫波及,王家村无一幸免全村染病亡,其父母亲族皆在其中。永乐十一年(1413年)离开崂山后祭拜了父母亲人之后至南京,恰逢钦差总兵官太监郑和即将第四次出使南洋诸国招募人手,遂应征做了随船伙头兵直至现在。此人寡言少语,不苟言笑,但厨艺了得,入口皆赞其美味,督厨随调其至宝船听用。” 看完这份密报,朱棣笑着说道:“没想到此子果然福缘深厚,竟然与张仙师有缘,因此而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手里拿着这份密报朱棣陷入沉思:“朕的第四子高爔早夭,少师姚广孝曾劝朕节哀,称此乃天道;大兄皇太子朱标亡,父皇封朱允炆为皇太孙,少师说此亦是天道;朱允炆开始削藩弑叔,少师仍然说此乃天道;当时朕的五个亲兄弟已被我那个纯孝的大侄子(朱允炆)给搞的坐牢得坐牢、流放得流放、自尽得自尽,家破人亡不留活路,少师亦称天道如此;然后第六个便轮到朕了,朕被逼的无路可走,为了死中求活发动了“奉天靖难”,少师亦称天道如此;靖难之役期间无论如何艰险少师每次都坚定不移的告诉朕坚持住此乃天道,直至朕登基做了皇帝少师只领了个虚衔便在庆寿寺继续修行,因为助朕登上皇位有违正统之说属于谋逆篡位,导致亲人不得相见,朕也因这谋逆篡位之说一直耿耿于怀,总是妄图堵住这天下悠悠之口,实是自欺欺人,大谬误也。今日朕才醒悟,若没有这些种种前因,哪有朕之今日,少师坚信这是天道不可违,跟朕出生入死的那帮好兄弟又何尝不是这么想,他们若不是相信朕有朝一日能登基称帝怎么可能将身家性命与朕绑在一起,是朕太在乎这正统之说了。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而辍行。朕今日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天道在朕,何惧之有!” 想到这朱棣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朱棣愉悦得说道:“赛哈智,精选聪明能干的人手,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加强对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和松门卫的情报搜集,若事成朕不吝赏赐,若事不成朕不怪罪,若坏朕大事自裁谢罪吧,凡有此二地的消息优先呈报,不可拖延。另外,海外的消息也是如此,直至将王文乐护送回京,事关王文乐的一切事情严格保密,将其档案资料交由王忠替朕保管,锦衣卫不留档、不存底。朕无事了,你退下吧。” 赛哈智行礼说道:“微臣谨遵圣谕,定不负圣望,微臣告退。” 朱棣低下头重新看着这份密奏:“朕屡次三番寻找张仙人,却也只得到了一封书信,而高爔转世之后却得到了一场造化。高爔是代朕受过而离世,朱允炆弑叔之举令高爔转世,此乃天道,少师诚不欺我也,然少师即将离朕而去不远矣,朕实是心乱如麻、痛彻心扉。”想到这些朱棣的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朱棣平静下来之后对王忠说道:“宣夏元吉觐见,再派人去太医院问询少师姚广孝康泰否。” 然后朱棣喝了口茶继续看着这份密奏:“高爔回京之后朕如何安置他呢?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因此必须保密,目前知晓此事的也只有少师、郑和与王忠三人,朕倒是不担心泄密,只是要给他找个好去处又不引起注意倒也要费一番心思……” 这时夏元吉到了,行过君臣之礼之后,朱棣说道:“夏元吉,年关在即,户部要提前预存大约十万人多半年的饷银和粮草,以应付来年的突发之事,朕可是心疼你,不想到时你措手不及,着急上火,为国事cao劳而病,提前给你打个招呼。” “臣,谢皇上关爱,皇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自登基以来开永乐盛世至今已有十三年,我大明国富民强,四方宾服,幅陨之广依老臣看来已远迈汉唐。皇上该与民休息了,户部进的银子多但花的也多,老臣每日都为了银子发愁,户部从来没有宽裕过,皇上若体恤老臣,这次郑和回来就停罢航海吧。”夏元吉说完起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