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582章 赵率教

第582章 赵率教

    遵化,春秋之无终国,燕之北平郡也。请大家搜索看最全!的小说!近2千年前此地已经是一处人口繁盛之所在,到了明代更是被称为“畿东第一城“。

    遵化城之北面被燕山余脉所环绕,南面则是从燕山流出的数条河流汇聚而成的沙河,这是一个典型的邻水山城。整个遵化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号称三山不到头,河水向西流。

    蓟州镇总兵官赵率教站在北门城楼眺望着北面的长城,虽然因为距离过远,长城在他眼只是若隐若无的一条白线,但是这条白线方燃起的数道烟柱,已经告诉了赵率教那些地方发生了什么。

    自洪武十一年,守将周宝把遵化城西、北两面向外拓展近一倍,并在原本的土墙外砌大砖后,遵化城成了畿东第一大城。嘉靖元年巡抚孟春和万历九年蓟镇总兵官戚继光两次修缮遵化城后,这座城池成了周长超过6华里,墙基宽约3丈、城墙高3.6丈,东南西北四处城门皆有月城的要塞型城市。

    除了雄伟的城墙之外,遵化城外还有一条宽3丈,深两丈,周长1500丈的护城河。这条护城河不仅引取了城外沙河之水,还有来自于城东北角乌龙泉的活水,即便是敌军截断了沙河之水,也不能让护城河的水流枯竭。

    有了这条护城河,不仅让攻城的一方多了许多困难,也杜绝了xue地攻城的可能性。不过遵化城虽然号称“畿东第一城“,但是城内的人口加驻军也才3.5万人而已,而城外依城而居的居民,则要超过城内人口的一倍。

    30多年前戚继光修建遵化城的时候,一定没有考虑过承平日久之后,这座以军事为主的要塞城池,会变成畿东最为繁华的一座城市。此时的遵化城,城墙内外居住人口接近10万,平民数量近七成,剩下的则是蓟州镇军队的家属和蓟州镇的将士。

    由于城内的建筑用地不足,因此迁移来的百姓便在遵化城外的空地修建起了自己的住宅。城外这些密密麻麻的民居不但破坏了当年戚继光定下的守城方案,还给入侵的后金军队提供了攻城所需的物资。

    赵率教从辽西镇调入蓟州镇时,看到遵化城城墙残破,城下民居都建到了城墙之下,屋顶几乎同城墙高度相等,从屋顶攀援城墙只要轻轻一跃可登墙头,顿时让他大为吃惊了起来。

    这那里还是一个边疆的军事要塞,完全是内地的普通民城,这种城防不要说抵御建奴,便是抵御强盗,都未必能成。

    是以赵率教抵达遵化城的第一件事,便是书朝廷请求修缮城池,整饬兵备。作为蓟州镇总兵,他的驻地其实应当在三屯营而不是在遵化城。遵化城内不仅有巡抚还有兵备道,他这个蓟州镇总兵对于遵化的事务原本是说不话的。

    只不过调任赵率教所部入关,镇守遵化城,整顿蓟州镇的长城防御,是崇祯亲自建议的。所以,对于赵率教的要求,遵化城内以巡抚为首的职官员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下了。

    赵率教是辽西将门出身,一来遵化夺走了原本蓟州镇对于遵化、三屯营及长城守备的诸多权力,原本的三屯营总兵朱国彦更是被远调昌平,因此蓟州镇出身的一干将领并不服气于赵率教的到来。

    而修缮遵化城城墙,拆除护城河、城墙两侧的民居,恢复当年戚继光制定的各项防御措施,也让巡抚和本地县令等职官员大为光火。赵率教的举措激起本城士绅的不满,最终都压迫到了这些官身,而他们又不能从捞取好处,因此对于赵率教的弹劾一年来没有消停过。

    如果不是朝廷直接撤除了叫的最利害的遵化兵备道副使,不是免去此人的职务,而是把遵化兵备道职务给撤销了,让遵化城内的官员们有所收敛,赵率教觉得自己还真有些干不下去的意思了。

    遵化城内大大小小10多个衙门,都察院公署、顺天巡抚行院、总镇行署、副总镇行署、监视行署、遵化道署、兵备道行署、游击公署、运饷通判署、督饷厅、左营公署、右营公署、辎重营公署、守备府公署、遵化驿、武学等。

    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城内的军事力量此前却并不多,常驻军力为,总兵1员,副帅1员,参将2员,游击1员,守备2员,都司1员,千总2员,把总2员,马兵100名,步兵1342名。

    对于多年未经战火的遵化城来说,这个兵力已经够多了。但是对于从辽东战场退下来的赵率教来说,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