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200章 大国兴衰史

第200章 大国兴衰史

    简单的对虎丘茶树事件下了一个结论之后,崇祯就失去了继续闲聊的兴趣。

    他停顿了一会,便思索着开口对钱谦益和孙之獬说道:“上次你们两人主持编辑的中国简明历史,朕已经决定让礼部定为大明小学的历史教材了。

    不过这本读物用于开蒙还不错,想要作为更进一步的大学教材,则深度和方向都有所不足。

    朕也发觉,本次科举通过殿试的300多进士,写写文章,讨论下四书五经的知识,大约是不错的。

    但是想要让他们去处理实际事务,管理国家政务,则还缺乏许多社会常识。

    而且不仅仅是这些新科进士身上存在这些问题,就算是朝廷中的大部分官员,也缺乏如何去规划发展,一个国家前进道路方向的大局观。

    社会常识可以通过观摩具体的社会活动进行学习,但是想要看清大明未来的前进方向,和如何努力推动大明向这个方向前进,则需要一个明确的政治理念作为指引。

    昔日司马文正著,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作为当世治国的依据,朕觉得非常不错。

    但是朕不同意的是,文正公所主张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道理。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不要重复古人所犯的错误,汲取古人成功的做事方法。

    但是朕以为,我们同时还应该看到,今日必然胜过往日,今人必然胜过古人的历史前进规律。

    如果一味的遵照祖宗成法去治理天下,无疑就是刻舟求剑的迂人。譬如说,大明开国之时,地多而人稀,因此太祖、成祖以繁衍人口为治理国家第一要务。

    但是到了今天,地少而人稠,连深山大泽中都已经村陌相连,如果我们继续以太祖、成祖时期颁布的政策去治理国家,那么显然就有些南辕北辙了。

    治国犹如治病,医生乱开药方,会让病人送命。而国家制定的政策出现了偏差,大明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去。

    所以朕希望,钱先生再接再厉,编辑一本以历史事实佐证政治理念的书籍,作为大明中央官校和各处大学的政治教材。”

    听完了崇祯的要求之后,钱谦益和孙之獬心里都有些喜忧参半的感觉。

    他们主持编写的中国简明历史出来之后,就受到了一些治学严谨的学者的批判,认为这本书中的错漏之处太多,甚至对于某些上古时期的历史采用了臆造的事实,其实根本没有文献可以佐证。

    特别是整本书里宣扬的劳动至上言论,完全违背了孟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断。因此一些学者们诋毁这本书,不但算不上野史,还是惑乱人心的邪书。

    如果不是崇祯极力的支持,加上大明时报的大力鼓吹,压倒了这些学者们的批评声,再加上这本中国简明历史只是平民小学的教材。估计这本书刚刚面世,就要面临被封禁的下场了。

    虽然皇帝对他们两人说,这本书籍的反响不错,不过两人都清楚,皇帝所言的不错,是指中下层百姓之中的反响。

    对比起言简意赅,语句艰深隐晦的历史典籍。中国简明历史采用的是白话文写作,从左向右的排版方式,加上新式标点符号的运用,和典故的注释方法。

    使得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一本适于阅读,容易理解的历史书籍。就算是识字不多的人,也能大致明白书中的内容。在这个娱乐缺乏的时代,这本书倒成了一本有趣的历史读物了。

    这本书刚开始是打算主要面向京城义务制小学的小学生们的,但是一经发行之后,倒是在京畿附近的童生、秀才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因为在这个时代,治史完全是学者才能涉足的一门专业。没有一位专业老师的指点,就算是一位举人也未必能读完一本历史典籍。

    因为每一本历史书中采用的典故和采用的隐晦笔法,在没人指导的状况下,足够一个人耗上半辈子的时间了。现在可没有之类的专业字典,可以让你快速的查阅。

    对于这些童生、秀才来说,中国简明历史的出现,等于是给了他们一本快速查阅各种历史典故的书籍。对于那些学者们提出的质疑,他们并不以为意。

    毕竟,这本书是朝廷正式认可的官方小学教材,就算有些典故双方理解不一样,但是主持科举考试的可不是什么学者,而是朝廷不是吗。

    钱谦益和孙之獬虽然靠着这本书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但是两人在士林中的声望却降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