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王嘉胤起义
满桂继续巡视辽东,辽东的惨状真是不忍直视。由于古代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马儿日行千里这算最快的了。何况满桂还带着兵马及银两上路,这一路无论怎么加快也只能日行个六百里,所以只能是在一些能到达的地方先进行控制,但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早就不可避免。 府谷县内,“王大哥,啥都没得吃了,这连草根树皮该挖的,该削的,能吃的,不能吃的。我们都吃了。如今只剩下吃这个了。可是吃这个会死人的。今日又有人肚子胀得死去了。”一个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的年轻的少年手捧着,吃着一个不是食物的食物。那边的人叫观音土。 观音土穷人在青黄不接时或灾荒年间,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这种土可充饥,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吃了以后腹胀,难以大便,少量吃不致命;尽管不会饿肚子,但由于没有营养,人还是要死。饥荒年代因吃观音土腹胀如鼓,无法排便,活活憋死之人不计其数。 “嗯,再忍忍吧,我听说了,皇上派了个钦差大人来了,马上就会有粮食吃了。”回答的此人叫王嘉胤,以前当过边兵,身体还算魁梧。这还在安慰别人,其实他家也早就揭不开锅了。吃的也是这个。没想到这种事马上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王大哥,不好了,快,快,快,回家,你儿子肚子胀得厉害啊。”跑过来的是一个同乡的兄弟叫吴延贵,边跑边喊。 王嘉胤因为穷,妻子已跟人跑了,是他放她走的,只留下一个六岁大的儿子,这一听,急忙丢下手头上的活,飞快的往家里跑,一到家踹开了门,只见六岁的儿子面黄肌瘦,但是肚子却胀的跟皮鼓一样。疼得两眼泪水直流,王嘉胤这二话不说,抱起孩子一路狂奔去县城找大夫。 县城只剩下一位大夫他也姓王,只因跟知府,知县大人都有交情,救过知府大人的千金和知县大人的小妾。所以知府知县时不时的会让人送来点东西,得到一些救济。这才勉强的生活下来。不然也早就跑了。 “咚咚咚。大夫,快开门啊,大夫,救人啊。”还好这大夫离他家不远,平时这王大夫跟他也还算有点交往。一到门口就急忙敲门。 王大夫开了门,一看这孩子的状况,啥都不说了,直接让他们进门医治。因这种病死的人太多了,所以这为王大夫还是研究出了不少的方法来治疗,主要还是清肠。但是这不是关键,即使救活了,清了肠了,人就更饿了。如果没有粮食的喂养,也是一样会死。但是他毕竟是大夫,所以看到来的是王嘉胤的儿子,又清肠,又开草药,先把人救了再说。但是接下来的话,王嘉胤却十分为难:“这孩子的命,算救下了。但是这几日那个东西再也不能吃了。需要喝米粥,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慢慢调养些日子就好了。”现在这种光景,不要说营养的东西,就是稀粥估计王嘉胤也拿不出来了。 王大夫也是知情人,谁家要是还有点口粮,会让这六岁的孩子吃那种东西,唉。王大夫也很无奈:“我这也只剩下点米,给你熬稀粥吧,先给他喂下,然后你带着他去找知县大人,看能不能帮上忙。” 看着喝下稀粥的孩子,让王嘉胤看到了点希望。把孩子抱回家后,拿起他当兵留下的一把钢刀,去了知县大人的门口,希望知县大人能买下这把刀,换点粮食救孩子。毕竟他跟知县大人没有啥交情,空手去更不可能。 知县大人府衙后,正在吃午饭,满桌的酒rou,小妾正在他怀中,一边填酒,一边夹了块牛rou往知县大人口中送。管家来报:“知县大人,来了一个同乡的男子叫王嘉胤,他想卖把钢刀,求大人赏点粮食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