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章 大结局
张明飞率领大军兵临江淮府,姬文泽经过仔细地研究推理,建议把第一战选择在巨野附近,虽然巨野是方腊的地盘,但是,估计方腊也想不到张明飞敢胆大如斯。 毕竟,这第一仗关系到平叛大军的声威,一旦失利的话,朝中自然会有人跳出来打压张明飞,甚至都有可能临阵换将。 张明飞拉着军中将领和随军参谋商议了一整夜,同意了姬文泽的意见,并且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出动一部分精锐部队进攻方腊,然后边打边退,吸引方腊的主力追击,然后在退路上埋下重兵,伺机杀方腊一个措手不及。 张明飞需要胜仗来提振士气声威,也需要胜仗来向朝廷交差,同样,方腊也需要一场大胜来提振士气,也好向二皇子交差。 双方短兵相接,大战爆发,张明飞出动的是京城虎威营的精锐,打起来才发觉叛军的战斗力不是传说中吹嘘的那样,领兵主将借机一路追杀,直杀得方腊的两万大军溃散,粮草辎重被收缴无数。 这时候,方腊见势不妙立即亲帅两千五百骑兵来攻,姬文泽则率领精心挑选出来的五千膀大腰圆的战士,全部手持长长地大刀列阵相迎。 这是姬文泽穿越前那个历史时空里的陌刀军的雏形,这个世界里还不曾出现过,等到两军相接的时候,方腊才发现情况不对,面对一片明晃晃的刀光,骑兵一个个被砍下马来,两千多骑兵顷刻间被砍杀了一大半。 最终方腊只带着一千骑兵不到逃出战场,当然,姬文泽亲帅的大刀军也死伤惨重,五千人死了将近三千。 这一战,姬文泽负伤数处,盔甲上鲜血淋漓,他骑着白马。手提银枪,在战场上杀进杀出数个轮回,一战功成。 燕南天提着大刀护卫在姬文泽的身边,浑身浴血。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不过,大多都是敌人的鲜血,收拾战场的时候,这货大呼过瘾。 第一仗以平叛大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经此一战。张明飞的声誉高涨,姬文泽也成为满朝文武的热门话题,很简单,人家这才是典型的文武全才呀,文能诗惊金陵,武能领军冲阵,一时间姬文泽成为风云人物。 姬文泽也没料到局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方腊怎么会轻易率领骑兵上阵呢,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方腊的用意。这货是借着平叛大军的手来诛杀背后主子的骑兵,同时为方腊自己的逃脱埋下伏笔。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仗战死的骑兵大部分都不是方腊自己的骑兵。 首战告捷,张明飞信心满满,运筹帷幄之下,决定一鼓作气地剿灭方腊,双方在三个月内,爆发了几十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大部分以平叛大军获胜。 随着战事的推进,方腊的兵力越来越少。最终仅带着五百亲兵上了大江帮的船匆匆逃离了江淮府。 历经三个月的平叛战争,终于平息,大军班师回朝,一应将士都有封赏。张明飞调任江淮大营的镇守将军,姬文泽被提拔为兵部主事。 虽然朝廷平定了江淮方腊之乱,但是,还没有过上两个月的安定日子,各地叛乱风起云涌,八月。巴蜀发生叛乱,叛军攻陷了巴蜀府,斩杀了巴蜀太守,通判等一应官员,朝廷顿时震怒。 九月,朝廷下旨由张明飞再度领兵出征巴蜀,然而,这一次张明飞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叛军的主将是个精通兵法的大拿,两军对战互有胜负。 不过,张明飞胜少败多,十万大军被他消耗掉了三分之一,朝廷震怒,接连下旨申斥,张明飞内忧外患之下,居然病倒了。 叛军似乎也感觉时机到了,设下埋伏引诱张明飞出击,最终张明飞拖着病体领兵出征,最终中了流矢不治身亡。 朝廷平定巴蜀叛乱失利,同时,西北战事再起,羌人名将姜伟,亲帅大军东下,曲向天献出毒计,一举打残了秋诗来精心经营的西北大军,重创了秋诗来,一时间楚国朝野哗然。 楚国朝局糜烂之际,北方的齐国也不安定,各地驻守大军到处剿匪,同时官场上流传出来一个消息,昔年大齐太子殿下姬永昌还遗留有一个儿子在世,正是楚国新近成名的少年战神姬文泽。 消息一出来,朝野哗然,当年姬永昌亲帅大军出镇北疆,杀得胡人不敢南下,对待下属和朝野又是亲近平和,很有声望。 而朝中不少军将都仰慕姬永昌的为人,对比现在的几位皇子,他们更拥护前太子殿下的儿子。 随后,前太子殿下的儿子姬文泽在西南对羌人用兵,大败羌人名将姜伟,一举歼灭羌族大军三万,擒拿姜伟及汉jian曲向天,斩杀于阵前,一时间朝野呼吁恭迎世子殿下回朝的舆论大起。 姬文泽在西南大败羌人之后,尽起十万兵锋杀向齐国帝都,大军一路上犁庭扫**,所经之处秋毫无犯,与此同时,北疆大军南下恭迎世子殿下,齐国很快换了主人。 十二月,姬文泽在帝都称帝大庆,建国大齐。 庆历元年春,庆帝亲帅二十万大军背上,再度杀入草原,横扫诸部,所经之处高于车轮者杀,历时一年三月,杀胡百万,血流成河,草原诸部自此一蹶不振,再无南下之虞。 庆历三年,大将赫连达,牛三等人帅大军五十万南下攻楚,一路望风披靡,杀至楚国京城金陵。 庆历八年十一月,赫连达平定楚国全境,恭迎庆帝南下。 庆历九年春,庆帝南下楚国出访,随行就有数千人,游历一番之后,庆帝姬文泽决定迁都南下,定都关中西安府。